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尧都农商银行:听奋斗歌起 再向春山

来源:尧都农商银行 作者: 陈萍 发布时间:2024-04-09

清明已过,黛雨笼纱。各行各业的人们趁取春光一半,在奋斗号角声中,追梦不止、矢志前行,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在尧都区,当县底镇的农民老马因为尧都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备足了生产资料时,市内某煤焦化深加工园区也及时获得信贷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助“农”提质增效,为“小”保驾护航,这两份“风月同天”的温暖,都是尧都农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缩影,更是新时期尧都农商银行为中国特色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动注解。

让“普惠”更“朴实”

东风卷墨,柳青燕回。雨水刚过,县底镇地黄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老马就带着村民们忙碌起来。“3月份是种地黄的黄金期,今年我们提早动手,为扩大种植规模做足准备,有了尧都农商银行做后盾,我们心里踏实得很!”

老马介绍道,县底镇偏酸性的土壤是种植地黄的天然场地,当年被启动资金“卡脖子”的他,正是在尧都农商银行10万元无抵押授信的支持下,走上了致富之路。

5年,从最开始的百亩不足到如今的千亩有余,从当初的单一种植到如今的药材多元,老马用一颗颗“苦出天际”的地黄,换来了自己“甜如蜜糖”的现在,也换来了村民们腰包鼓胀的新生活。

“节前地黄最高涨到了16元一斤,还供不应求。”老马一边指挥着采收地黄,一边高兴地说道,丰收的喜悦顺着汗水滴淌,“当年啊,要不是尧都农商银行帮我走出了第一步,也不会过上如今有奔头儿的好日子!”

相较于老马的忙碌,在屯里镇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李大姐磕着年前备下的瓜子,颇为闲适,“我这家店开了快十年了,以往都喊着‘年过难过’,因为春耕需要的化肥、农药量大,光靠我自己的流动资金,根本不够。今年好啦,农商行年前就给我做好了授信,仓库里满当当的,就等着开春了红火起来啦!”

“尧商快贷就是快,尧商快贷都能贷”,这是尧都农商银行的承诺,也是该行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的真实写照。这一方,老马依靠“苦”地黄种出了“甜”生活;那一处,李大姐就着金融“及时雨”吃下了“定心丸”,这是尧都农商银行给农民的底气,也是多年来,该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小微、助力地方经济、支持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果。

“普之城乡,惠之于民”是尧都农商银行对普惠金融的定义。这群懂农业、住农村、爱农民的农信人,正用一步一印的责任担当,持续下沉普惠金融重心,将服务触角向县域乡村、个体农户延伸,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涉农、小微等薄弱领域,全力破解融资瓶颈,着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

将“前景”变“钱景”

春雨过后,煦煦暖阳驱走峭寒。某煤焦化深加工园区内,带式输送机和各类重型载具隆隆作响,热火朝天的生产现场将春天的慵懒和困倦都冲散了许多。目前,该园区现已达到焦炭年生产能力170万吨、甲醇20万吨、焦油7万吨、合成氨6万吨,形成了以“煤—焦—气—化”为主的综合发展产业链。

园区澎湃生机与企业建成投产的背后,尧都农商银行强劲的金融支持力量不容忽视。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整个炼焦生产工艺成熟可靠,具有节能环保、工艺先进的特点。项目预计总资金投资20余亿元,在了解到企业短缺资金的基本情况后,尧都农商银行积极主动对接企业,根据项目投资规划、当时完工进度和资金需求,综合考虑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授信7亿元,用于设备改造升级和采购原材料。

尧都农商银行坚持严格准入、优化配置、动态调整的总体原则。严把准入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剩产能行业授信,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相关领域。通过细化绿色贷款操作规程,加快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对贷款客户的评估与精准识别,为贷款客户主动提供快捷受理渠道及高效服务渠道。对于符合信贷要求的客户和项目,在项目准入、项目评估、信贷审批安排上给予绿色通道,在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上优先保障。

脚步未停,成果初显。截至目前,尧都农商银行累计向4254户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0.08亿元,一大批这样的企业因及时有力的信贷支持得以发展壮大。

以“含绿”换“含金”

站在汾西县太阳山村的制高点俯瞰,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我们公司在汾西县太阳山村建成了一座10MW的光伏发电站,占地约294.16亩,项目总投资9063万元。电站已于2016年9月28日并网发电,年可发电量预计1500万千瓦时。”该发电公司负责人陈经理高兴地拉着身边尧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的手说道,“电站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得益于汾西县人民政府和尧都农商银行汾西支行的鼎力支持。”

近年来,尧都农商银行充分考虑到汾西光照充足的地域优势,持续助力绿色产业升级,对光伏企业群体进行“分类分层分级”的精细化客户管理,借助平台场景、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支撑,有针对性地调整客户经营目标、服务模式和经营策略。累计向农业龙头等企业发放涉农贷款3.6亿元,解决就业机会近600个,带动上千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增收致富,形成“光伏+农业+就业”的复合效益,真正实现“输血+造血”的可持续帮扶。除此之外,该行累计发放266万元贷款帮助当地农户建成59户屋顶光伏电站,总规模达1180KW,合计电费收入250万元;平均每户增加年收入4.25万元。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尧都农商银行不断加大绿色项目综合融资力度,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转型,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举措、擦亮“绿色名片”,将信贷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让农信力量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点绿成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做追光而行的金融“优等生”

使“适老”更“懂老”

“慢点慢点,雪刚化,小心地滑!”看着客户郭先生举着锦旗向大厅走来,东关支行负责人段琪锦连忙迎上去,“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事情的缘由还得说回几天前——“您好,我家人因为脑梗,常年卧病在床,现在急需查询一笔转账对象,您看这该怎么办呢?”看着客户额头上沁出的汗珠,负责坐班的段琪锦忙递上一张纸巾说道,“您别着急,按照规定,账户查询业务只能由本人办理,针对您家人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上门为您办理业务。”迅速汇报后,该支行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携带移动展业设备前往客户家中,在取得客户本人授权同意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立即把所有查账资料通过信息直通车发至省联社,也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这是农信人适老服务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例,新时代诠释着新的服务理念,新一代农信人的背包里,改变的是现代化的设备,不变的是从那些泛黄背包里留下来的温情。这余温来自于心,外化于行,是执着无私、是艰苦奋斗,亦是从未变过的服务初心。

各分支行根据网点实际需求,加强厅堂人员配备,重点关注老年客群服务质量,做到出门迎送、陪同办理;优化厅堂排队叫号机制,为有困难的老年客户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排号、优先办理;全程近距离服务,随时为老年客户答疑解难、导办助办;针对有特殊困难无法前往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充分利用流动服务车、移动展业等上门为客户办理业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老年客户身边。从咨询引导、柜面服务、人文关怀、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质感”,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暖心金融服务。

为持续改善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尧都农商银行启动“暖心”金融服务工程,不断优化营业场所软硬件设施,开设“优先窗口”、设置“爱心专座”、配备饮水机,设置无障碍通道,“便民服务区”配备老视镜、助听器、雨伞、血压计、医药箱、轮椅等爱心用品,并在醒目位置公开志愿服务电话,遇雨雪天气,网点在厅堂门口位置摆放防滑垫、爱心雨伞等,在大厅设置可自主调节高度的移动填单台,着重解决特殊客群在金融服务中的困难和需求,切实改善老年客户金融服务环境,为老年客户提供人性化、特色化服务。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情况,尧都农商银行着手探索“银发金融”的发展路径,在硬件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提升养老综合化服务软实力,融入社区养老生态圈,将基层网点打造为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的物理连接点。

助“数智”有“速度”

如何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尧都农商银行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开的一道“必答题”。

蓄力、起势、奔跑,该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金融业务竖起“灵感灯塔”,加速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促进业务运营线上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金融服务的敏捷反应、全面触达和良好体验。

在银行网点,通过增设柜面无纸化系统、指纹系统、影像平台、身份核查系统、加密平台、征信查询系统等,各项系统覆盖大部分柜面业务,简化业务流程,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减轻柜台人员压力,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在大厅放置自助设备系统、智慧柜员机等,满足客户存取款、转账等日常业务需求,由大堂经理将网点客户合理分流,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

在客户指尖,通过上线网上银行系统、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客户明细查询、转账等皆可线上办理,进一步突破PC互联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米”;利用移动展业平台,为辖内客户上门开展信息维护、银行卡开立、手机银行开通和线上绑卡等业务,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产品及业务宣传,使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尧都农商银行始终本着“业务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科技引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原则,坚持以信息系统建设和功能完善为重点,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网站编辑 - 焦静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