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监管>

立足主责 扎稳根基 走好特色化经营之路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周家龙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发布时间:2024-02-18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机构定位,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农商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就是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扎根农村、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形成了普惠引领、数字赋能、党建融合的特色化经营模式。当前,面对经济复苏承压、同业市场下沉等多重挑战,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围绕更好发挥优势,坚持持续探索推进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的主要特色与经营优势

多年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坚守地方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把机构设在当地、服务做在当地、资金投在当地,充分融入城乡社区治理,较好地形成了立足县域、特色鲜明的经营定位。截至2023年11月末,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占全省银行业的1/4、2/5、1/4,投向涉农、小微等领域的贷款占比合计超80%。

普惠引领,基本构建全覆盖服务网络。浙江辖内82家行社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区),依托4000多个营业网点、1万多个金融便民服务站点,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通过持续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5万多名员工进村入企,全面掌握农村基础信息和需求情况,多年来累计走访3200多万户农户、200多万户企业,推动金融服务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凭借网点多、距离近,服务活、支持近,历史久、情感近的特点,农商银行品牌已逐步渗透到各个群体中、浸润到百姓生活中,是老百姓日常金融服务需求的重要选择,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数字赋能,有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坚持加强政银合作,通过农户基本数据信息共享,探索推出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增信、随时用信”的信贷模式,实现符合条件的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授信全覆盖。常态化与地方政府部门对接,及时沟通当地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实现全覆盖。集成推广“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并坚持与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有机结合,借助信息采集及数智系统支撑,精细化评估农户各类家庭资产,优化信用授信评估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农户贷款满足度。

党建融合,深度参与城乡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党建+金融”服务探索,浙江辖内农商银行各级党组织与3万多个单位(涵盖企业、部门)开展党建联建,选派近万名骨干参与基层网格服务。创新打造“共享社·幸福里”、5060俱乐部等服务阵地,不断优化对社区和村居的精准服务能力。坚持以融入未来社区、乡村建设为切口,夯实普惠金融基础。截至2023年9月末,省级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合作占比87.81%,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创建项目合作占比99.56%。此外,浙江辖内农商银行系统还主动融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局,建设“浙农经管”“浙里基财”等数字平台,放大了政务民生服务效应。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持续推进特色化经营的若干思考

农商银行机制灵活、决策链短、地缘人缘关系紧密、产品服务更接地气,与“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客户“小而散”的金融需求高度匹配。因此,为持续推进特色化经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必须要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视作国家赋予农商银行的特殊使命,始终坚持普惠为基、零售为先、敏捷为上,精准聚焦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山区海岛县、新市民等重点领域,保持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积极培育“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持续提升金融支持力度和服务效能。

巩固并增强全方位、成体系的服务网络优势。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基于“省县两级、统分结合”管理体制,主动融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局,建设了扎实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正是得益于这一优势,农商银行不仅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也成为推进省域、县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将深入推动民生政务业务相互贯通、系统融合和综合集成。在这些宏观背景下,农商银行需进一步优化省县协同,巩固和增强全方位、成体系的服务网络优势,提升系统集成效应,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治理,构建起综合集成的差异化竞争模式。 

发挥体制优势,找准贴合小法人特点的经营方针,实现差异化发展。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定位主要在于加强省级大平台建设,服务于辖内各家行社,整合放大大平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服务优势,做单家行社“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经济”的事。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仍将紧盯工作定位,全力发挥“小法人、大平台”优势,确保县级法人的经营自主权,使其优势与活力得以充分发挥,并结合省级大平台的资源整合、人才集聚,更好推动解决单家县级法人在科技建设、产品研发、外部合作等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有效提高全系统的经营效能和竞争力。

立足主责、抓好主业,坚持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做深做实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坚持向下扎根,不断巩固“三农”和小微阵地,才能真正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只有真正聚焦地方产业,加强地方特色的模式创新和产品开发,才能更好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下一步,农商银行还需要继续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提升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精准对接各类经营主体,确保更好提供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同时,还要持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降低规模类指标权重,提高合规经营、风险管理以及普惠金融基础等指标权重,通过考核指挥棒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切实将发展质量摆在首位,更加注重质量、规模和效益协同发展。

着力推动业务模式升级,加强内部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农商银行规模的高速增长与资本补充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形势发展,农商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结构,把握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量、增速。做好精细化管理,为业务发展降本节流、扩面增效,增强内源性资本积累。同时,应健全完善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配的业务发展计划,加强科学定价管理,丰富产品服务体系,处理好业务增长、利润创造、资本补充之间的关系,推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深刻把握浙江经济金融发展阶段与特点,在持续推进特色化经验探索的同时,必须要聚焦重点风险领域,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处置,提升风控内生能力。在风险防控方面,农商银行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积极稳慎,需要坚持常态化摸底风险资产质量、动态掌握真实不良和信用风险底数,统筹提升风险处置能力,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同时,还应持续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做实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合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常态化开展线上监控和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杜绝员工不良行为背后深层次问题,切实把准防控重点。

探索差异化公司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中小法人银行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相比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农商银行规模较小、业务结构相对简单。受历史因素和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农商银行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存在“普适”的公司治理模式。鉴于这个原因,农商银行需要不遗余力把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并综合所处地区经济文化环境及外部环境,持续探索构建简明、实用、差异化的公司治理架构。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监管引领,强化重点监管,全面增强浙江辖内农商银行系统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以辖内农商银行的特色化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为谱写金融强国浙江篇章贡献力量。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