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深耕乡土沃野共绘锦绣画卷

来源: 作者:贵州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 李秋燕 发布时间:2024-02-0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东南部,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作为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助力乡村振兴是黔东南农信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长期以来,黔东南农信牢牢把握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坚持多点带动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截至2023年末,黔东南农信各项贷款余额721.8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28.33亿元,较年初增加28.30亿元,占比87.04%,服务涉农客户超40万户。

因地制宜全面擘画“示范样板”新图景

一县(市)一示范。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政策机遇和资源禀赋,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方式,与16个县(市)人民政府联合制定《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共同创建16个“示范”县(市)。结合民族、旅游与生态三大资源禀赋,着力将台江县和雷山县建成“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及乡村振兴示范县”。抢抓“桥头堡”政策,发挥区位优势,致力将“黎从榕”三县建成“金融服务‘桥头堡’示范县”。利用国家重点帮扶县政策,聚力将剑河县和锦屏县建成“金融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示范县”等。截至目前,全州农信完成示范总项目61项,示范子项目235项,累计投放贷款653.60亿元。

一县(市)多样板。聚焦各类市场主体、特色优势产业与重点发展区域,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黔东南农信与16个县(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34个“样板”。围绕重点服务主体,打造小微企业凯里样板、劳务输出及返乡创业天柱样板、“三社联建”榕江样板、东西部协作台江样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牛产业黄平样板、绿色食品丹寨样板、鸭产业三穗样板、水稻产业岑巩样板、中药材产业施秉样板。围绕重点发展区域,打造生态旅游雷山样板、人文旅游镇远样板、红色旅游黎平样板、生态康养从江样板、大健康产业剑河样板等。截至目前,全州农信完成样板总项目101项,样板子项目179项。

金融浇灌全力支持“五大振兴”添动能

助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紧扣“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建立产业服务清单,打造专项服务团队,发挥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功能,全力满足信贷需求,提升“苗侗山珍”品牌价值。在用好“乡村振兴产业贷”基础上,创新推出“油茶贷”、“兴业贷”等信贷产品,探索采取“活体抵押+保单质押”等方式,加强银担、银保合作,做到“应贷尽贷”,切实解决贷款“两难”问题。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以“再贷款+农业特色”“再贷款+绿色普惠”等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末,全州农信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余额136.56亿元,向人民银行借入再贷款余额90.12亿元。

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选派20名素质高、作风正、事业心强,对农村、农民有浓厚情怀的干部脱产驻村,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与帮扶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摸清帮扶村人才资源,引导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培养现代农民,加强行社和帮扶村互联互助,形成“一人驻村、全行帮扶”良好格局,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2023年驻村干部累计协调引进项目或技术45个、惠及农户4211户、惠及人口12514人,累计协助发放信贷资金5192.82万元。94名领导干部到驻村联系点调研254次,为群众办解决困难、问题191个,办实事、好事863件;化解矛盾纠纷156起。

支持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深挖“生态”和“民族”资源潜力,推进特色景区、特色民宿、特色康养等项目建设,推广“古屋贷”等贷款产品,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支持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土地、山林等发展庭院经济,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大力支持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等新业态发展。抢抓“村BA”、“村超”机遇,紧贴游客跨区域消费需求,制定专项服务方案,配套消费金融服务,为消费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末,全州农信文旅产业贷款余额80.68亿元,“黔农e付”商户12.44万户,累计交易金额385.37亿元。

大力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抢抓“打造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契机,大力支持雷山建设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支持台江打造绿色普惠金融样板,不断完善绿色普惠金融治理框架,推动绿色普惠信贷标准落地运用,创新“金融+碳汇+”等绿色普惠金融产品,推进生态账户优化运用,大力拓展生态账户应用场景,擦亮绿色普惠金融新名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截至2023年末,雷山和台江生态账户建档14920户,应用客户数12536户,发放“生态账户”专项贷款3.25亿元,为5780位客户增加授信1.152亿元、为4350位客户减少利息79.4万元。

加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以品牌创建提质效,按照“一地区一特色、一行社一亮点”要求,巩固提升“农信黔行·苗侗之路”党建子品牌,持续推动“金融党建联盟+N”服务新模式,累计与723个党组织签订“金融党建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联建活动2712次。全面推广“三社联建”,累计选派694名“财务辅导员”和“金融服务员”,提供培训、宣传、辅导等服务5.82万次,与1087个合作社开展联建,向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15.12亿元。

创新赋能 全效服务“美丽乡村”显特色

加快信用工程提档升级。扎实开展普惠大走访,持续做好客户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加快符合条件的信用户向线上迁移,提高贷款线上签约率,创新“信用工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推动诚信文化融入村规民约,按照“四能”要求,持续做好外出创业就业人员金融服务,打造“城市信用工程”新名片,有效提升城市客户建档评级和授信用信覆盖面,让城乡居民获得足额、便捷、便宜的信贷服务。截至2023年末,全州农信创建信用村1755个,信用乡镇159个,信用县3个,农户贷款余额556.63亿元,“乡情贷”余额24.84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24.12亿元。

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模式。打造“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新名片,积极推广使用“党建+金融+政务”为一体的“黔农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掌握了解各村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合作社管理、“三资”监管、银农直联、金融产品服务等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治理、农户增收、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州农信完成2439个“黔农智慧乡村”推广工作。

建立“帮工”服务机制。围绕“红白喜事”帮工服务,健全“帮工”服务机制,帮助村民顺利操办“红白喜事”,缓解农村帮工人员紧缺难题,利用闲暇之时,加强与群众的情感联系,通过拉家常等方式,了解群众工作生活情况及金融服务需求,听取村干乡贤发展规划,互通信息、建言献策、精准服务,全州农信2023年累计开展帮工服务5618次。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黔东南农信将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继续不折不扣、有力有效抓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入,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方位推进黔东南农信高质量发展,奋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站编辑 - 李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