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观察>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 开启农金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本刊记者 郭涵 发布时间:2023-12-29

“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金融强国”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2023年11月10日至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暨监管工作座谈会,从建体系、防风险、促发展、强党建等方面部署当前金融监管工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监管指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考验,我国提出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目标,这无疑是一个宏伟的愿景,也将是一个踔厉奋进的过程。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农村中小银行改革成果丰硕,也面临改革发展压力。新时代新使命,农村中小银行要顺应强监管严监管态势,深入推进改革转型实现脱胎换骨,差异化做好“五篇大文章”,在金融强国建设新征程中找准赛道、勇立新功。

首提“金融强国”:明差距 找方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概念,不再简单要求建设一个金融强大的国家,而是更加强调金融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功能性作用。如何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复苏的质效,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实现共同富裕,这都需要金融更好发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受访时表示。

当前,我国银行业体量稳居全球第一,保险业体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保险大国,资本市场体量位列第三……从规模上看,我国金融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量变,成为实实在在的金融大国,但与此同时,“大而不强”隐患长期存在。

“一是金融风险隐患较多,金融乱象和金融腐败等问题屡禁不止。二是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仍然薄弱。三是金融业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支撑性作用有待加强。”王文表示,针对上述金融领域的“慢性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对我国金融业和金融消费者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金融监管发挥着重要的把舵定向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监管工作座谈会对完善监管体系进行了着重部署,提出“要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持强监管严监管,推动‘五大监管’在系统全面落实”“协同构建全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

对于全行业而言,“这表明,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通过持续监管实现严监管强监管常态化,有效防止各类风险事件爆发。同时,全面监管受到重视,监管层将通过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等减少监管漏洞,实现监管全覆盖。

此外,监管层更加强调事前监管,提倡应用科技手段,切实提升监管能力。”鲸平台智库专家卜振兴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监管趋严态势仍将延续,有助于解决中小银行机构准入、业务边界、战略定位等环节的模糊不清问题。督促中小银行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实现经营管理更安全,并在合规管理领域尝试对标大型机构。”此外,监管工作座谈会强调,着力提高金融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

“前瞻性,就是要对金融风险及事态变化有充分预计,早研判、早发现、早处置;精准性,就是监管活动要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通过穿透式监管,聚焦问题、锁定对象;有效性,就是要注重监管成本,追求监管实效,提高监管效能;协同性,就是要厘清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关系,落实属地责任,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同,避免交叉监管和重复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实现监管全覆盖。”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庚南表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基本保障。唯有按照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要求,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才能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秩序稳定。

在基层监管工作中,日趋完善的监管体系将发挥更强的预防、补位作用。“‘五大监管’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监管的全部内容,是监管理念的创新。‘五大监管’在系统内全面落地,为基层监管部门做好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指明了方向。在基层监管实践中,要按照分工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进行全过程监管,避免此前比较突出的新机构监管协调配合不足、央地之间存在监管空白、非法办理金融业务难消除等问题。”一位基层监管人士表示。

何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要向何处发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监管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以思想大转变促进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最本质的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金融事业起于为人民服务,兴于为人民服务,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性,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农村中小银行多年的传承中,始终有一条不变的红色血脉,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农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公司治理筋骨强健,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会一层”公司治理模式;推动金融服务走深走实,打造“金融村官”“金融助理”“牧民行长”等“农”字头尖兵;推动业务拓展高质高效,党建联建、双向挂职、驻村干部等机制让党的领导扎根在最远处。

此外,“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做好金融工作的主线,展现出更强的时代气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自2019年拉开帷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一以贯之的主要方向,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但基于当前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民间投资持续低迷、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等状况,我国金融供给侧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时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卜振兴认为,“一是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不同主体的融资需求。二是全面完善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机构整体经营质量。三是加快投融资结构转变,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四是推动机构展业模式和业务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卜振兴表示各自发力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农村中小银行主要立足于服务本地客户,重在追求特色化、差异化经营。

做好“五篇大文章” 开启发展大空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人民银行数据显示,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得到更多金融支持,其中,截至2023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

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同时明确,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的挑战。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领会落实会议精神,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将成为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路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监管工作座谈会均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展开部署,为金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开创新时代工作新局面给出了方向。

监管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要聚焦难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聚焦薄弱环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发展养老金融,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

相比于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是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升级,涉及领域更加全面。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做好“五篇大文章”该如何审题?

“‘五篇大文章’为银行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指明方向。科技金融方面,银行业可关注传统产业技术设备改造升级,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紧跟政策热点,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授信的支持力度和覆盖范围。绿色金融方面,银行业需进一步分析绿色产业、绿色企业以及转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根据客户的发展阶段、运营特点、转型难度、风险程度等分类分层,实现客户精细化管理,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覆盖其全生命周期。普惠金融方面,可进一步强化对普惠客户、涉农客户服务,更加重视涉农场景和普惠小微场景的渗透。养老金融方面,增加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支持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加大对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多角度设计信贷产品,扩大抵质押物范围,提高相关贷款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数字金融方面,探索建立层次更加清晰、衔接更加明确的数字化运行机制。加强数据管理能力,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适度提升数据共享水平,以更加成熟、更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推进运营模式、服务模式以及风控模式的变革。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记者详细分析道。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放在首位,释放了什么信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科技金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反映出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第一动力。通过推动金融有力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实体领域创新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等,有助于我国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金融支持加快核心元器件、‘卡脖子’技术攻关,也是金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应有之义。”

对于总体规模大、个体数量多的农村中小银行而言,“五篇大文章”既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也将带来全新的发展挑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重点在于增强金融服务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在“五篇大文章”所指明的重点领域,农村中小银行应紧密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自身特点优势,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开辟动力源。其中,农村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具有较大优势。此外,做好“五篇大文章”,需要包括农村中小银行在内的银行业结合客户需求特点,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优化等,才能将服务送到市场主体心坎上,同时规避专项业务风险。例如,在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时,需妥善应对绿色金融服务定价、产品开发等挑战,研究规避“飘绿、洗绿”现象,探索对外合作机制,有效分散业务风险。

当前,金融高质量发展已上升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对各类金融机构履职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排头兵、乡村振兴主办行。立足自身优势,勇担时代使命,农村中小银行要胸怀“国之大者”,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中找准位置,提升自身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为金融服务国家大局贡献成色更足的农金担当和作为。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23年第22期

网站编辑 - 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