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风景“缸”好,“窑”见共富 ——义乌缸窑绘就未来乡村新图景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通讯员 朱梦小倩 发布时间:2023-12-04


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八婺大地精彩蝶变。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美丽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在探寻绿色“共富”的道路上,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作为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领域省级试点,努力摸索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径,推动村镇美丽业态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千万工程”成功实践的一个生动案例。

产业进村,村民腰包鼓起来

走在缸窑巷弄,缸瓦陶房、百年古建,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亲子乐园里,孩童们追逐玩闹;陶艺体验中心内,小学生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捏坯、塑型;小酒馆里,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此喝茶品酒,尽享闲暇时光。

近年来,缸窑村秉持“在保护中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在传承“窑”“陶”“酒”“戏”四大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聚焦“一老一小”,打造“老人儿童双友好型”乡村,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工艺研学产业。缸窑古村不仅有传统的新窑老窑、陶艺博物馆、陶艺大师工坊和体验中心,还有新兴的九树坊文创园、乡村图书馆、国际儿童美术馆、陶然里茶馆等富有创意特色的文化商业空间。产业就这样被带进了村,百姓家门口架起了致富桥梁。目前,缸窑村已有近10户村民创业开店,景区还吸引了周边20多名村民前来就业。

“这座由老厂房打造的文创园及研学基地,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5200人次,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缸窑村党支部书记陈跃俊介绍,今年以来,该村周末客流量达8000人次,同比增长超100%,预计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数字赋能,智“慧”民生活起来

“以前看大一点的病,都要赶到城里,现在有了远程医疗,在村里的卫生服务站就能直接接受专家会诊。”缸窑村村民陈大爷对眼下的医疗条件赞不绝口。

近年来,缸窑村积极打造“未来村治”,依托数字化建设升级乡村治理体系、拓宽乡村公共服务边界、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目前,通过接入、自建高频应用,该村积极推动线下场景数字化,已实现远程医疗、云旅游等数字化功能,打通数字壁垒,在“浙里办”中接入高频应用10个,开发微信小程序共计8类29项应用。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领域,数字化正融入缸窑村建设肌理,激活发展新动能。作为全省首批未来乡村,数字化在提升游客体验感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缸窑村民的生活。陈跃俊笑言:“我们离‘未来’更近了。”

金融支持,共富底气足起来

“多亏了义乌农商银行,在我资金短缺时送来20万元的普惠贷款。”缸窑村村民陈丰俊是酿酒文化传承人,村里的“陈记”黄酒作坊早在清末民初便已颇负盛名。为提高黄酒产量,陈丰俊急需大笔资金,义乌农商银行为其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作为地方金融机构,义乌农商银行与义亭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规划设计、数字化建设、运营服务、金融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作出积极响应。如出资邀请专业团队,参与缸窑未来乡村的规划编制和数字化开发建设;为缸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150万元的消薄贷款;为村民及创业者提供普惠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为缸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该行还将银行网点和丰收驿站搬进缸窑村,为村民提供“家门口”金融服务,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经营缺钱就找义乌农商银行,只需出门走两步路,贷款第二天到了,又快又好。”陈丰俊赞叹道。

网站编辑 - 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