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共富路上有帮手,荒山生绿又生金 ——武义农商银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通讯员 胡雅佩 发布时间:2023-12-04

武义柳城畲族镇有一座“花果山”,林间果实高悬、山猪成群......钟余花是“老农天地”果园的负责人,朋友们都叫她花婆婆。花婆婆有一个神奇的朋友圈,既能卖得掉果园里的瓜果猪肉,卖得掉村里的笋干鸡蛋,还能引得来水泥路修到山顶,引得来金融“活水”灌溉农场。

百亩果园富百家

“果园里的太秋甜柿、由良蜜桔,还有村里面的土鸡蛋、笋干,我都能在朋友圈卖掉。”说到激动的地方,花婆婆还举起橘子演示起卖东西的样子。在她的朋友圈里,我们看见了一座花果山,由良蜜桔、太秋甜柿、锦绣黄桃、覆盆子......一年四季水果不断。

在花婆婆种水果前,这几座山头都是荒山。2017年,花婆婆和老伴钱明海通过村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到畲族镇的两个村里承包了650亩山地,种植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办起了“老农天地”家庭农场,但树苗、人工、农药等成本带来的一大笔开销让老两口犯了难。

作为当地农村金融主力军,武义农商银行长期以来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得知花婆婆的家庭农场需要资金支持,该行及时向“老农天地”发放了354 万元“共富贷”,解决了农场的资金难题。老两口谈起此事仍然激动得不得了,“这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嘞!”

果实成熟在山间,村民致富在门前,两个人的身体力行带动了两个村的共同富裕。如今花婆婆的“老农天地”,不仅为村里带来了每年20多万的土地承包款,还给村里的数十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每年光是工资收入就有100多万元。村民们不用背井离乡务工赚钱,从此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赶着山猪奔致富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卖猪肉,三个小时就卖了700斤。”花婆婆翻着朋友圈高兴地说。花婆婆在朋友圈里卖的猪肉,就是老伴钱明海散养在果园里的。

“别人的猪一辈子都走不出三米,我的猪每天要走三万步。”钱明海对养猪颇有心得,他告诉记者,这些放山猪,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青草、野果、玉米,每天满山头跑,长出来的猪肉才口感香、营养好。

能把“老农天地”从种植基地改造为种养结合基地,钱明海常说的一句话是:“农商银行是我们的大贵人。”

当地农信对“三农”的支持一脉相承。2001年,钱明海初次尝试养殖,当时的他有想法、没资金。正巧花婆婆的父亲曾经到彼时的农信社贷过款,给花婆婆留下了“政策好、服务好”的印象。在花婆婆的提醒下,钱明海从农信社获得了第一笔10万元的启动资金。

2018年,经过武义农商银行一路扶持,钱明海的养猪场已发展到4800头的规模。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让他近20年的努力一夜之间“归零”。钱明海的猪被全部扑杀,此时钱明海在该行还有50万元贷款。正当他担心银行会不会催他提前还贷时,武义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联系他,不仅给他办理续贷,还可以再增加100万元的贷款额度。

在武义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下,钱明海重新起步。经过这次“归零”,钱明海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做武义最好的养猪场,养出品质最好的猪肉。他开始用自然放养的方式养猪,紧跟时代潮流,走生态健康的路线。经过6年的努力,钱明海的养猪场又发展到3500头的规模。说起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我就是个养猪的,只知道把猪养好比什么都强。”

放眼望去,武义绵延山岚绿成一片,过去多少荒山野岭,现如今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金山银山”。而当地农商银行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携手村民奔向共同富裕的故事,还将续写下去。“欢迎各位朋友加入我的朋友圈,我们一起把生意做得更大。”拿着手机,花婆婆向大家发出了邀请。


网站编辑 - 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