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人文> 人物>

忆当年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陆文婷 江苏太仓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3-10-12

“晚上下班跟太阳。” 77岁的谢利民用手比划着说道。

我曾走访过几位农信社古稀、耄耋之年的退休前辈们。他们会议说,当年如果是“双抢”时期,即两季稻抢收抢种时期,农信社早上四点三刻就开门了。有时,天刚放亮,农信社开门营业时需点的汽油灯尚未点燃,就有早起的农户误以为农信社员工偷懒,还在赖床而拍窗喊骂,甚至员工还有凌晨三点半被叫起为农户办业务的经历,而他们只是开门赔个笑脸,继续为人民服务着。

这“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是切切实实装在心里的。早期农信社工作者不怕黑、不怕累,任劳任怨坚守在岗位上,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信贷员出门也要拉存款,外出办理业务走街串巷时,常背着一个单肩帆布包,里面放有铅笔、圆珠笔、复写纸、空白存单、印泥罐、算盘等办公物件,街边田埂是经常造访的地方。

即使是留守大本营的员工也不清闲。六十年代,农信社的办公桌就是两张拼着的木质写字桌,晚上员工还要守库,靠燎泡灯昏黄的灯光照明。库房备有双肩备战包,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预防地震等特殊事件而准备的背包,所幸并未用到。师傅们笑着说,到了七十年代,晚上就热闹些了,从2人到有4人值班留守库房,营业间也有出纳、会计、记账员三人同时办公了。业务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存款、贷款业务。存单业务办理得较少,农户只在大队分红时才会开立存单。

贷款业务也不多,办理的贷款都是解决人民生活所需的贷款。当时贷款无须抵押,属信用贷款,但需要大队盖公章证明,或者大队干部盖私章后,再由大队干部领到农信社找主任办理。贷款时,农信社要审查农户还款能力,主要依据是夏秋两季分红,并参考生产队的生产能力和收益情况。人民公社化时期,生产队要添置农具,购买原料、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就会来农信社申请贷款。员工生活方面存在困难或无钱看病,也会前往农信社贷款,金额都不大,生活贷款10元已算是多的了。虽然金额不大,但“及时雨”总能让农户更快地投入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难。

“老金融”张镜明坐在长木条椅上,笃悠地握着泡茶的保温杯笑意盈盈,92岁的他耳聪目明、身体健朗,话不多,但每当同事们说笑农信社过往场景,他便不时点头微笑。

时间虽久远,但记忆像剥茧抽丝。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农金工作者们回忆着当年旧事,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场景,对我们而言却是一帧帧珍贵史料。一代代人从农信社走出,一代代人又饱含热情地进入农信社。

忆当年,吾心澎湃;看今朝,吾心依在。从老一代农信人的记忆中,我们年轻一代金融工作者更应感怀岁月变迁,感恩岁月细心采撷的历史细节及传承了半个世纪的“背包精神”,让一件件、一桩桩农信社记忆犹如颗颗珍珠串联在一起,永远发光发亮……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