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监管>

监管领航 做精做实信用风险防控

来源: 作者:侯宾、颜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李芳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定西监管分局 发布时间:2023-08-14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基础、最重要、最复杂的风险,贯穿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类基础业务和衍生业务之中,同时也是其他大多数风险的最终呈现形式。因此,管住了信用风险,也就筑牢了银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面对近年来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效应对信用风险、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关键、更加重要。 

甘肃作为西部省份,在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的前提下,叠加疫情冲击、经济承压、改革转型等多重压力,应对和处置信用风险的压力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但就是在外部承压、内求稳定的金融大环境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以下简称“甘肃监管局”)充分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信用风险防控首要责任、第一责任,协同多方共同做好信用风险应对和处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信用风险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资产质量逐年改善,金融稳定基础更加牢靠,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打好“信心战” 切实应对和处置信用风险

受疫情反复冲击和内外部环境冲击,甘肃省GDP增速从2019年的6.2%下降至2022年的4.5%,经济下行压力同步传导到金融业,银行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甘肃监管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加强与包括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各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持续在信用风险应对与处置上加码加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141.89亿元,较“十三五”末减少351.62亿元,不良贷款率从“十三五”末的6.74%下降至4.5%。

引导金融市场保持理性预期。“信心比黄金重要”,做好信用风险应对与化解,首先要打好的是信心战。近年来,甘肃监管局持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准确识别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特别是在风险上升期,充分认识风险上升虽然有经济下行、疫情冲击、转型阵痛等方面的影响,但也有风险缓释、监管从严、乱象得治、结构优化的积极因素,从而科学管理市场预期,保持对风险的理性预判。甘肃监管局加强对各类风险的动态监测,及时做好市场沟通和预警提示,准确传递监管政策和意图,保持市场对于化解风险中出现违约的正常预期,促进市场自发开展风险的自我发现和防范。

科学合理做好风险处置工作。“严”和“强”的监管氛围不断强化,始终坚持“一行(社)一策、一市(州)一策”,制定不良贷款处置规划目标和处置方案,持续跟进监测和督导处置工作进度。把真实洁净处置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首要目标,建立全口径不良资产滚动排查机制,进一步做实风险资产底数。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相结合,推动内外双源补充资本,助力提升机构资本水平。以完善公司治理促进风险化解,将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作为公司治理改革的本质要求、股权和关联交易领域问题整治作为公司治理监管的核心、高管履职评价作为改进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法人机构公司治理水平。

压实机构风险处置主体责任。引导机构提早做好风险预案,尽量把风险造成的后果想得严重一点,把处置手段考虑得周全一点。坚持从防增量、降存量两个方向发力,一方面,将合规经营作为风险防控的前置手段,严格遵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原则,以市场乱象整治、公司治理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健全完善内控体系,以良好的内控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另一方面,坚持自主清收集中攻坚,建立健全内部督导问责、承包落实责任等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快信用风险处置进展和成效。此外,保持好风险处置的力度和节奏,确定处置方向后尽量做到手段平滑,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的可承受能力,做到徐缓调理与“外科手术”相结合,坚决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确保实现合理缓释、有序化解、标本兼治。

推动各方形成风险防控合力。防范和化解银行业信用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多方协同。特别是在政策的出台、措施的执行、风险的处置等方面,各方要尽量保持步调一致、相互呼应,以免形成政策抵消或重复执行,造成监管资源浪费和虚耗,甚至形成政策落实不畅或拮抗作用。对于应对和处置银行业信用风险,需要同时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健全金融机构恢复处置机制、损失分担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堵结合和问题导向,努力形成监管合力,才能目标一致解决实际问题。甘肃省在这方面走在前列,针对全辖信用风险突出的情况,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形成了地方政府高位推进、各方协同配合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策体系、责任体系,并在信用风险化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在持续发展中化解风险。坚持平衡好经济发展和化解风险的关系,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风险处置融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基本规划之中,紧跟中央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更加专注本地、专注实体、专注县域,充分考虑本区域内实体经济复苏、经济发展规划、企业复工复产的合理金融需求,灵活把握以时间换空间、以实体代替“空转”的风险缓释思路,不急功近利、不贪大求全,给予风险以有序化解的时间、空间以及耐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逐步缓释存量风险。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疏导经济下行压力,积极疏通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保持合理贷款增速,加大对民生保障和居民消费资金需求的关注,从普惠层面对于教育消费、健康投资、保险保障等能够解决和改善社会问题的有效消费、长效消费给予更多金融支持。

靶向施策 持续做好信用风险防控

(一)用好传统手段防控信用风险

尽管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引发风险的因素更加多元、更加复杂,传统风险处置手段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但应当清晰地认识到,在应对和处置信用风险方面,应用最熟练、使用最频繁、效果最显著的仍然是传统手段。因此,在经济下行、风险集中暴露的关键期,更应加大对传统手段的重视,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地运用好传统手段,这是做好信用风险处置的基础。

要切实做实贷款五级分类。做好风险处置,银行必须有“自知之明”。在经济下行期,银行利润下降、收益减少,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加大,隐匿风险、掩盖不良贷款风险的倾向有所增加。在最新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实施之后,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更为严格,更要注重做好贷款分类这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按照规定准确、客观地对各类贷款进行分类,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切实做到“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才是规避隐性不良贷款风险、化解存量信贷风险的根本途径。

要用好传统不良贷款处置手段。强化清收、重组、核销、批量转让等传统手段的运用,对有前景但一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形成的不良贷款,要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减缓贷款清收、贷款重组等方式,适当给予支持,助其恢复经营,逐步化解不良;对于“僵尸企业”、环保不达标且无法整改的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形成的不良贷款,要分类施策、因企施策,对符合条件的加大核销力度,积极进行处置;对于业务类型相近、抵押物相近的不良贷款,可以折价批量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积极回笼信贷资金。

要健全整体性风险管理机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等多重因素叠加,各类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单一风险管理更加复杂,亟须加强整体性的风险管理。整体性风险管理就是要强化跨部门、跨产品、跨风险种类、跨账户、跨周期、跨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最终体现为银行各层级、机构、部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并能与动态的竞争环境相匹配,最终实现系统性的风险控制。

(二)紧靠结构调整化解信用风险

经济结构调整和风险化解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企稳和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但这一过程特别是调整的过渡期和适应期也伴随着风险上升的痛苦。因此,风险化解的根本路径还在于如何更好地配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

要强调积极稳妥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银行业要积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新要求,摒弃单纯做大资产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主动平衡长、短期风险与收益,合理设定信贷规模、结构、质量和绩效指标,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要以结构性优化缓释风险集中。要加强对前期累积风险暴露的防范,对前期发展中形成的特定行业、区域、客户的信贷风险集中要深入分析研判,提前做好风险处置预案,防止风险的集中爆发。要通过行业、客户、区域、产品等维度的结构优化,降低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带来的组合风险。要继续发挥好债权人委员会作用,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解困,并加快相关行业中无效率、无市场、长期亏损企业的出清。

要优化信贷投入方向。聚焦支持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项目信贷支持,通过对新兴产业的培育拓展自身收益的新增长点,通过新的产业发展缓释存量信贷风险。

(三)创新经营思路缓释信用风险

良好的经营效益是化解风险的最好保障,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把握住了市场需求、控制住了风险预期、改善了盈利方式,就可以在逆境中实现长足发展,进而通过效益缓解信用风险压力。

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要强化新的金融服务方式的应用,例如,通过银团贷款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探索发展大型成套设备金融租赁等非信贷融资方式,以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尝试运用排污权、特许经营权、服务预期收益权等进行抵质押贷款,以服务模式和担保模式的创新缓释风险。

要突出差异化服务特色。要发挥好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作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期限合理、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大型银行要发挥网络完善、业务协同等优势,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地方法人机构要发挥管理半径短、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围绕重要工程项目、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行业探索特色化金融服务。

要积极转变盈利模式。要把握转变盈利模式的正确方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挖潜力、强特色的事。一是要向管理要效益,强化精细管理,重塑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产和负债之间在总量、价格和期限上合理匹配;二是要向定价要效益,提升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规避、分散、转移和补偿机制,实现利润可获得、风险可覆盖、商业可持续的目标;三是要向服务要效益,以效益驱动为导向,积极提升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方式、细分服务市场、加快服务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和综合性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黏合度。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