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管理> 管理创新>

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宜城新样本”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刘锋 湖北宜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发布时间:2023-06-30

近日,湖北宜城农商银行因大力发放优质、高效支农贷款,喜获宜城市委市政府颁发的“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奖”,是全市8家商业银行中获得此奖的唯一一家银行机构。如果放在三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2020年初,宜城农商银行痛定思痛,认为必须转变信贷经营管理方式,以新发展理念引导全员积极发放合规贷款,强力根治“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贷款顽疾。截至2022年末,宜城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95.46亿元,比2019年末净增33.19亿元,增幅高达53.3%。并且,宜城农商银行三年来新增贷款的年均到期还本率和收息率都达到99.5%以上。数据显示,宜城农商银行三年来新增贷款发放不仅突飞猛进,而且基本实现了放得出、收得回、稳得住,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信贷经营管理初步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探索县级农商银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宜城新样本”。

精神引领

宜城农商银行以问题导向为信贷经营管理思路,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造成“乱贷”“畏贷”的原因虽有多种,但其中一个共同的根本因素是一些员工长期严重缺乏精神支柱。宜城农商银行的前身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拥有辉煌的历史, 1978年荣获全国红旗单位,1980年获得全国金融红旗单位,并创造了自身独特的精神谱系,“杨祖高精神”就是这个谱系中的一座精神高地。1968年,湖北省宜城县流水公社余棚大队信用站会计杨祖高,被歹徒关进私设牢房76天,并身戳3刀,仍坚持原则,拒不付款。其视死如归的精神,被当地群众誉为“砸不烂的保险柜”。1975年,杨祖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于是,宜城农商银行在重温和领悟上述精神史的过程中,找到了弥补当下缺精神之钙的药方。宜城农商银行组织全员认真学习“杨祖高精神”,开展学习心得体会大讨论。杨祖高同志为了保护农信社的资金安全,宁可牺牲个人生命,为什么有人或者自己为了个人利益,宁可不要农商银行的贷款安全和贷款业务发展。通过对标并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深挖自己思想根源,查找自身问题,力求深学、真改、收实效。次年,恰逢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宜城农商银行抓住这一契机,迅速掀起“紧贴行史学党史”新高潮,引导大家争做知史、爱党、爱国、爱行的新时代先锋、发放合规、高质、高效贷款的积极践行者。

三年来,宜城农商银行以精神引领努力改变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人无精神则不立,行无精神则不强”的丰富内涵,将无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无穷的合规放贷动力。宜城农商银行安保部的汪银生聆听了“杨祖高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感慨道:“我是土生土长的流水人,并作为农信社职工子弟,参加本行工作31年了,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杨老前辈学习。”说到做到,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仅在2020年就营销优质微贷16户、285万元,一扫上年营销贷款为零的尴尬境地。

精通“三农”

宜城农商银行通过对全员年龄结构分析和现场考试,发现许多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不熟悉“三农”工作,深刻认识到支农必先知农。以2020年为例,全行35周岁以下的青年员工人数占员工总人数的50.34%, 特别是35周岁以下青年信贷人员数量占信贷队伍总人数的61.9%。并且,随着目前发展趋势,青年员工的比重可能将逐年增大。青年员工有优势,也有劣势。由于他们大多数出生并成长在城镇,对“三农”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极不利于开展信贷业务。

对此,宜城农商银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查岗制。5名行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分片在全辖23个营业网点夜晚实地查岗一次。各营业网点的每名员工在工作日的每天早晨和晚上,均在工作单位的摄像头下用IP对讲向监控中心各报到一次。宜城农商银行实行查岗制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为查岗而查岗,而是以此杜绝“走读”现象,促进员工们把心留在基层工作,融入农村生活圈,走近农民身边。在跟本地农民的日常交往中,他们随时都可以学到很多“三农”知识,有时一句问候、一声打招呼,看似简单,实则可能从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放贷、收贷、收息等信息,对拓展信贷等业务及个人成长都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拜师制。每名青年信贷人员至少要拜三类人员为师:一是要拜当地农技专业人员为师,学习种稻、种麦、养鸡、养鱼等农业生产基本常识;二是要拜当地乡镇村组干部为师,学习农村工作方法,掌握农村经济规律,熟知当地农民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三是要拜本行经验丰富的老信贷人员为师,学习农村信贷业务操作要领,谙熟贷款管理多种技巧,具备甄别各类贷款风险的火眼金睛。

三年来,宜城农商银行对全员尤其是青年员工进行了“三农”知识强化补课,打造了一支懂农民习俗、懂农业生产、懂农村经济规律的高素质信贷队伍。29岁的朱市支行女信贷人员王瑗瑗通过学习“三农”知识深有感触地说:“我原是城市娃,五谷不分,现在能够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经营周期,轻松搞定以往放贷拿不准贷款期限的难题。”她凭借学会的“三农”知识,营销微贷连续3年成倍增长,截至2022年末,微贷多达189户、余额6192万元,并且均为正常贷款。

精准放贷

精神引领和精通“三农”的双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宜城农商银行精准放贷,使贷款“活水”精准滴灌市场优质客户,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有效规避了贷款“一放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又放”的恶性循环。

精准宣介。宜城农商银行在贷款宣介中牢牢把握一个基点,让更多的人明白农商银行发放的微贷虽属普惠金融,但并非借款人和承贷主体就没有还贷义务和法律责任,打消了借款人将贷款视为“唐僧肉”的“骗贷”“赖贷”念想。着力帮助人们增强法律意识和主动还贷意识,使借贷还款得到更广泛认知和自觉认同。

精准对象。宜城农商银行在积极主动营销贷款的同时,紧紧把好借款人质量关口,既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又做到了不强求借贷而降低标准、乱拉客户。对同时能够满足“有借贷需求且有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3个条件的,及时、足额发放贷款。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坚决不发放任何贷款。因而,避免了为完成营销贷款任务发放虚假贷款。

精准使用。宜城农商银行放贷深刻汲取过去发放冒名贷款的沉痛教训,认真坚持谁借谁用、谁用谁还的原则,严禁将贷款转让他人使用、严禁转移贷款用途,特别是密切关注借款人是否将贷款用于购买股票、彩票等行为,确保贷款使用严格、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执行。

精准扶持。宜城农商银行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结构调整,以“庖丁解牛式”精准发放各项贷款,进而也优化了信贷结构。宜城农商银行适时集中信贷资金和信贷人员,重点支持郑集镇的酱板鸭和松花皮蛋、小河镇的红心咸蛋、刘猴镇的黑毛猪、流水镇的“黑美人”西瓜和花香菇、南营街道办事处的黄花梨、板桥镇的紫薯和板栗、王集镇的油菜、孔湾镇的大白菜和娃娃菜。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优质高效贷款“硬菜”,而不是过去只图短期收息,却忽视长期经济利益和安全的虚假贷款。三年来,宜城农商银行放贷支持的优势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硕果摇枝,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频频赞誉。时任宜城市委书记的郭静同志(现任襄阳市政协副主席)表示:宜城农商银行倾心服务地方经济,勇担社会责任,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