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普惠> 三农服务>

惠农助企出实招 看这家银行如何护航地方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本社记者 古慧子 发布时间:2022-11-09

贷款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吉林白城农商银行保持战略定力、主动识变应变,交出一份稳健答卷。

截至2022年9月末,吉林白城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8.86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各项贷款余额74.9亿元,较年初新增4.88亿元,市场份额稳居当地金融机构第一位,完成全年投放计划的81.28%,存贷比达到68.8%。

“这一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全行500余名干部员工长期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得益于白城农商银行积极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坚守市场定位,以支持实体、服务‘三农’为经营宗旨等持续积累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回顾2022年白城农商银行的经营发展情况,白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成认为成绩可喜、成之惟艰。

成立多年来,白城农商银行始终把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回归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振兴为抓手,立足“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使白城农商银行不断发展成为白城市内网点覆盖面最广、贷款市场份额最高、纳税贡献最大的金融机构。

“支持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实体是初心”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黑土区中心地带,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经过多年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

2021年,吉林省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启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随着现代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农民融资呈现资金需求差异化、担保方式多样化、融资用途多元化等特点。”李志成说。为推动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落地实施,白城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全力做好畜牧业金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畜牧业经营者的融资需求。

“必须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针对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为破解新时代农民融资难题贡献优质金融方案。”在李志成看来,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引导资金向产业倾斜,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白城农商银行的初心。

2021年以来,白城农商银行始终把金融支持发展肉牛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

“我们积极与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市草原站等部门对接,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养殖户情况,宣讲产业发展政策,掌握肉牛养殖各个环节情况,结合‘乡村振兴贷款’产品,加大对养殖合作社、畜牧养殖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李志成说。

白城农商银行兼顾中小散养殖户发展,扶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当地畜牧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如何做到精准对接?如何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在具体开展方式上,白城农商银行结合整村授信,常态化进村入户、进企走访,对辖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客户应授尽授,做到无缝对接,实现了全方位覆盖,有效挖掘和充分满足了各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截至目前,白城农商银行预授信金额3500万元,已成功投放资金812.6万元,促进了辖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壮大。

张洪漫正是白城农商银行精准对接的养殖户之一。张洪漫经营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肉牛82头,经营状况一直不错。2022年初,张洪漫想再买入156头西门塔尔牛扩大养殖规模,但是自有资金有限,仍有110万元的资金缺口。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张洪漫了解到白城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的乡村振兴信贷产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后经白城农商银行调查审核,他顺利地拿到了这笔扩大养殖规模的“及时雨”。

“关键时候农商银行帮了我的大忙,我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随着110万元信贷资金的到账,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的养殖户张洪漫如释重负地说。

近年来,白城农商银行助力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加大高标准良田改造、粮食仓储、粮食深加工、杂粮出口、县域特色产业、种养殖大户、新型农村经济体等涉农信贷支持力度,加快乡村振兴产品体系完善推广。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37.48亿元,占白城农商银行贷款总量的一半以上。

“敢作也要敢为,抓企业就是抓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影响,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连续几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少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李志成说,“客户是核心资源、效益之源、发展之基,企业是发展的基础,抓企业就是抓发展。”

在此情况下,白城农商银行采取为企业减费让利、调整贷款结息方式、利率调整利差收窄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白城福佳科技有限公司是白城市一家集科研、制造、营销、服务及外贸为一体的科技型公司,是国家和吉林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订单越来越多,资金周转也越来越大。但受疫情的反复影响,现有的融资规模已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导致流动资金紧缺。

就在此时,白城农商银行第一时间组织业务人员进到企业,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和实际资金需求,并据实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专属信贷产品。最终白城农商银行以公司生产的专业造纸设备抵押,为公司提供了短期融资720万元,从产品研发到办贷、放贷仅用时7天,切实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一直以来,白城农商银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坚持小额分散与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专注服务本地、服务县域、服务社区,信贷资金投放不片面追求高收益。

“我们的资金使用优先保障‘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单户500万元以下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力争全面完成小微企业两增两控任务目标。”李志成介绍说。

为进一步做深做实小微金融,白城农商银行以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户扩面”为指导,做实“首贷”金融服务,积极开展企业首贷培植,提供客户经理跟踪顾问机制。

因为专业,所以敢为。在积极主动对接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基础上,白城农商银行单列信贷投放计划,加强与吉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内的担保、保险机构合作,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结合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特点,通过建立白名单,我们安排专人单户对接企业,一企一策分类营销,并推出一系列务实高效的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李志成告诉记者,为提升金融服务“专精特新”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白城农商银行制定了金融支持“专精特新”工作方案和贷款尽职免责办法,营造了良好的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氛围,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2022年9月末,累计发放 “专精特新”贷款6895万元,其中向省级企业发放6795万元,向市级发放100万元。疫情期间,主动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累计让利10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政银企’深度合作,整合网点资源,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营业网点或企业贷款专营中心,支持白城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李志成说。

“业务稳健跑起来,前提是员工抓得住”

各项业务的高效运行、取得实绩的前提是拥有“能征善战”的员工队伍。如何能够打造一支“敢打胜仗、会打胜仗、能打胜仗”的员工队伍?

“我们一方面,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四型’班子;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落实‘培训普惠制’,完善技能、营销、管理三大岗位序列建设,拓宽员工晋升渠道。”从管理队伍到员工队伍,选人、育人、用人有方向、有抓手,人员队伍就会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为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李志成告诉记者,“我们着重加强员工培训考核与监督管理,坚持正向激励和有效约束相结合,弘扬‘以业绩论英雄、以风险论成败、以质量论高低’的绩效文化,营造‘学先进、树新风、找差距、比贡献’的积极良好氛围,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除了加强员工的考核和监督管理,行里对于中层队伍的建设也一直常抓不懈。“为了激发中层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管理能力,我们完善选拔制度、评价制度,并加强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负责任、敢担当的管理队伍。”

“把问题分析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加周全一些,并拿出百倍的工作热情和责任赋予实施,就一定能够在困难中寻求突破。” 李志成最后说,“只有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去攻坚克难,才能在真抓实干、勇于亮剑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通讯员 吉林白城农商银行 刘洋)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