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科技> 数字化转型>

东莞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来源:东莞农商银行 作者:东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耀球 发布时间:2022-05-30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国家如此大力度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之一。特别是“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家农商银行能否在百舸争流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东莞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广东东莞农商银行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小步快跑,局部速赢”的总策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以国家、省、市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为指引 进一步增强抓好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力和紧迫意识

从宏观环境来看,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要求。2022年年初,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动作频频,2021 年先后出台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文件,提出重点支持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明确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推动打造数字强省。东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2022 年政府“一 号文”也旗帜鲜明地宣告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三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实施数字化普及、数字化提升、数字化引领三大工程,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这些都为东莞农商银行抓好数字化转型工作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从微观形势来看,数字化转型是农商银行长期经营发展的内生需求。外部竞争层面,在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夹击之下,农商银行的市场空间被持续挤压,亟需通过升级数字化服务能力进行战略破局。内部经营管理层面,客户行为悄然转变,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亟需通过数字化技术“提质增效”,培育业务发展新动能。农商银行要有紧迫奋进意识,审时度势,努力抢抓发展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打造“区域性现代农商银行集团”为愿景目标 踏上兼具特色性和前瞻性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1 年,东莞农商银行制定了第三次转型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打造“区域性现代农商银行集团”的愿景目标,将“数字化”和“集团化”作为实现愿景目标的两大抓手,以数字化思维重塑业务逻辑、盈利模式、运行方式、风控模式和组织体系,加速打造“智慧数字银行”,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

与大型银行不同的是,受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数字化资源相对缺乏、业务受限较多等诸多因素影响,农商银行更要结合自身实际及地区发展水平,在螺旋式、渐进式的改革中逐渐找到数字化转型方向。东莞农商银行意识到,作为一个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变革项目,数字化转型重在业务转型,数字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走出一条独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东莞农商银行充分考虑自身经营管理特色,制定出融合了“特色性”和“前瞻性”的业务转型战略。

数字化转型必须突出特色性。在特色性层面,东莞农商银行充分利用本地客群庞大、网点众多等优势,以数字化手段打造“两小圈+两大圈”的客户生态系统。

“两小圈”是指网点周边社区生态圈、乡村金融生态圈。一方面,围绕网点周边社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便捷应用服务,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优化移动营销平台、 网格化管理系统等数字化营销工具,加强对社区客户的渗透能力。另一方面,依靠地缘人缘优势,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和各镇街农林水务局、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以及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赋能,开发满足村组、村民物业租赁、消费借贷、财富管理等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建设场景化、线上化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

“两大圈”是指政银、银企深度合作圈,其中又包含了特色产业生态、商户联盟生态和特色事业单位生态。在特色产业生态建设方面,聚焦东莞市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莞农商银行重点关注以现代农业、现代农村和现代农民为代表的现代“三农”客群,以现代制造业产业链、 供应链和价值链为代表的“三链”客群以及以中小微企业中从事创业的创业者、从事创新的研发创新机构、从事创造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为代表的“三创”客群,积极对接政府牵头搭建的开放合作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通过产业数据沉淀,洞察特色产业特征,加强供应链、产业链业务的链式开发能力,定制化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在商户联盟生态建设方面,从本地特色生活场景切入,通过手机银行连接“吃喝玩乐娱”等小额高频消费场景,构建本地商户流量联盟,实现与商户之间的双向导流。在特色事业单位生态建设方面,针对教育、 卫生、文化、体育等特色事业单位,提供多功能系统对接和金融服务端口,解决痛点需求,提升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 批量拓展校园生态、医院生态、文化体育生态的价值客群。

数字化转型必须体现前瞻性。在前瞻性层面,东莞农商银行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一是探索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借助开放平台、智能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工具,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境内外企业之间的跨境贸易往来和投融资需求,创新线上化、场景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并通过风险数据集市、风控中台及风险合规类管理系统的建设,有效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二是参与产业金融生态共建。深入挖掘与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及新兴企业的协同发展机会,探索共建或接入开放式的金融服务平台,强化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针对新兴产业的数字化风控能力。三是积极应对基建融资需求。积极对接政府基建投融资服务需求,提供线上化、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实现基建融资业务的风险预警。四是全面提升金融科技能力。孵化零售营销、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金融科技项目,吸纳更多优秀金融科技人才,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企业和政府机构输出“金融+科技”能力。

以新作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 牢牢把握“一支队伍、两大驱动、三种思维”

随着东莞农商银行“1+12348”战略规划的深入推进,东莞农商银行的发展进入了集团管理新体制、上市银行新机制的“双新”新赛道,数字化转型将按照“一支队伍、两大驱动、三种思维”的新要求,全面建设新形态、全面展示新作为。

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数字化转型集团军。一是高位统筹,领导推动。目前,东莞农商银行成立了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形成高位统筹、层级推进、逐步见效的领导机制,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推进。二是科学分工,协调联动。在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下设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引入专业数字化团队,组织并协调各行部、各机构积极谋划、全面参与,推动全行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集团军”的形式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三是组织敏捷,队伍机动。成立总行一级数据管理部门,聚焦、聚力夯实数据基础能力底座,打造企业级数据服务体系,推进以数据为核心动能的数字化转型,并通过组建跨部门项目团队和推行产品经理制度,打造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敏捷型组织,建立开放协作的工作模式。四是培养人才,考核激励。为应对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人才挑战,东莞农商银行高度重视人才的数字化技能培养,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调动数字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全面提升“数据+科技”两大驱动。数据能力和科技能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双驱动引擎”。在数据能力建设方面,整合企业级数据资产,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夯实数据治理基础,有效管控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加工处理,深化全行上下的数据应用与数据服务。在科技能力建设方面,通过调整自身技术架构布局和中台体系建设,减少重复开发及系统烟囱,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为全行业务发展和运营管理打造坚实、灵活、高效的技术底座。

牢固树立数字思维、客户思维、投资思维。一是数字思维。东莞农商银行实施数字化转型,遵循认知客户、认知自身、认知生态圈的原则,通过将数据、技术和金融结合,融入数字金融生态圈,降低交易边际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业务处理能力。二是客户思维。数字化转型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经营思想,必须解决“服务什么客 户”“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怎样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这三大问题,在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决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投资思维。数字化转型要着眼于为银行创造长期价值,牢固树立清晰的投资理念,采用精益化的项目管理方式,从成本回报、战略匹配度、风险合规等维度合理评估项目效益,通过执行目标拆解和项目投入产出管控,推动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转型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必定未来可期。展望未来,东莞农商银行将在更加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重要性、迫切性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农商银行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径。

网站编辑 - 艾丽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