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专题>

张帆:构建“有为系统+有效法人”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张帆 发布时间:2022-04-28

掌门人点“睛”

“广东省联社以构建‘有为系统+有效法人’管理体系为目标,强化‘大平台’服务保障功能,整合大系统力量办大事办难事,解决市县农商行想办而自身办不了的事,既引导市县农商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又赋能市县法人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张帆

观点摘编

省级联社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服务保障功能,持续发挥好大平台引领作用,赋能市县法人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张帆看来,关键在于统筹配置好全系统的资源,优化行社发展环境,以此助推市县法人行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东省联社以构建“有为系统+有效法人”管理体系为目标,强化“大平台”服务保障功能,整合大系统力量办大事办难事,解决市县农商行想办而自身办不了的事,既引导市县农商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又赋能市县法人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上,他从党建、人才、营销、风控、科技五大方面分享了省级联社具体如何协调、支撑市县农商行发展。

筑牢党建大平台,把握发展大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省联社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定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保障正确经营方向。

一是明确“勤劳金融”发展战略。近年来,广东省联社党委提出要走“党领导数字化时代勤劳金融发展新路子”,明确广东农信的理想,就是推动农商行高质量发展,支持农民致富、促进共同富裕;广东农信的初心,就是坚守支农支小、服务乡村振兴;广东农信的使命,就是带领广东农信系统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构建党建共促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具体在“共强党建、共同富裕、共带队伍、共商兴业、共惠民生”上着力,构建党建三级联合共建机制,即各农商行总行党委与乡镇(街道)党委合作共建、各支行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协同共建、党员与村(社区)党员互助共建,实现与地方党组织无缝对接,围绕共同富裕目标,重点推动“共带队伍、共商兴业、共惠民生”等工作,并加快对接镇村“三资”平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是党建引领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农商行章程,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和决定事项清单,规范党委会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内容是“三重一大”、决策方式是民主集中制、决策程序是“先党内、后提交”,促进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统一。

筑牢人才大平台,提升发展竞争力

按照中央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部署要求,以头雁工程、金鹰工程、专才工程、科技工程、先锋工程、关爱工程和建设省联社核查专家库等“6+1”工程为抓手,建设广东农信“人才森林工程”。

一是抓住“高管”这个关键,构建引领发展的人才第一梯队。实施“头雁工程”,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农商行高管,加快推进未来董事长(行长)培养计划,逐步把政治素质过硬、管理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副职培养到行长、董事长岗位。实施“关爱工程”,全方位解决交流干部后顾之忧,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高管队伍。实施“金鹰工程”,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建立常态化交流锻炼培养机制,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

二是抓住“党员”这个基础,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先锋工程”,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搭建党员干事创业平台,树立标杆示范引领,推动党员下乡入户解难题、树新风,“一对一”精准服务村民勤劳创新致富。

三是抓住“人才”这个根本,打造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实施“专才工程”“科技工程”和省联社核查专家库建设,厚植人才“引育用留”土壤,既着力培养各条线专业化人才,又培养和引进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巡察、审计、纪检监察、合规、科技等重点领域专家人才,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突破。

筑牢营销大平台,优化发展生态圈

发挥省属企业平台优势,牵头与省级部门、地市政府开展“总对总”营销合作,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股权股东结构。广东省联社加强与各市、县党委政府的沟通衔接,鼓励支持更多的地方国资入股当地农商行,优化股权股东结构,促进降低风险、拓展业务。

二是联合推动政务服务村村通。广东省联社与省政数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全省所有行政村投放2万台政府服务自助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服务自助机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实现村村通政务。目前已投放1.9万台,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是深入推进政银合作。积极对接税务、民政和政务服务等省有关部门,帮助拓展政府资源类业务,主动承接更多民生工程,拓展延伸农村金融服务。与各市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统筹协调农商行资源,加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拓展农村金融信贷产品。量身定做民生信贷产品,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提供信贷服务。推出涵盖种植、仓储等环节的全产业链“陈皮贷”。全国首创生物资产金融化产品“生猪贷”,为生猪养殖业提供授信支持。

筑牢风控大平台,守住发展生命线

统筹发展和安全,集中大系统资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建立大风控管理体系,守住发展生命线。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审计监督作用。坚持党委对审计的领导,打造“七位一体”的审计新体系,建立了省级联社层面具有监测、预警、管控三大功能的风险监测平台,实现对辖内农商行全天候、常态化风险监测。

二是集中系统力量处置高风险机构。调配集中系统内农商行帮扶化解高风险机构,通过“注资”“注智”“注制”相结合,从资金、制度、流程、团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三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机构风险监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人员的风险预警和防控全覆盖。

筑牢科技大平台,提供发展动力源

充分发挥省级平台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在搭建统一支付清算平台基础上,促进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研发精准金融产品,赋能农商行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数字化金融科技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户户通”线上平台建设,构建“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站+电子机具+线上平台”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省内乡镇基础金融服务100%全覆盖。向各行政村派驻“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计划2年派驻2万名驻村,目前已派驻1.27万名。开发移动营销PAD等电子挎包工具,让偏远地区村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客户经理上门服务。

二是依托数字化创新信贷产品。推出线上信贷产品“悦农e贷”和“悦农小微贷”等,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功能,最快1分钟放款。创新运用“真知码”数字溯源技术,研发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产品“生猪贷”。

三是强化农村移动支付建设。整合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积极打造“悦农e付”渗透农村支付各领域,推动支付结算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延伸。参与全省“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开展“智慧+”医疗、教育、政务等便民项目,有效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向农村下沉。

网站编辑 -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