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专题>

徐力: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模式探讨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徐力 发布时间:2022-04-28

掌门人点“睛”

“近年来,我们将坚持客户中心、坚守普惠金融和坚定数字化转型作为三大核心战略,并且通过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在实践中,我们坚持金融向善的发展逻辑,深入、充分地回应人民特别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诉求,在长期的战略坚守中发挥普惠金融作为基层自主治理的聚合器w、政府嵌入治理的助推器、社会协同治理的路由器的‘三器’作用,通过融‘资’、汇‘智’、建‘信’,与各级政府、基层社会组织共创了‘广度’布局、‘强度’攻坚、‘温度’关怀、‘密度’联结、‘跨度’融合、‘深度’服务的‘六度共治’赋能新模式。”

——上海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

观点摘编

农村中小银行如何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在徐力看来,是每一家农商银行都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他从“广度”布局、“强度”攻坚、“温度”关怀、“密度”联结、“跨度”融合、“深度”服务的“六度共治”赋能新模式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提出:

“广度”布局,依托上海区域的近360个网点,实现了对上海郊区一百多个乡镇一千五百七十多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切实做到了“网点到镇、服务进村”。同时,我们还推动湖南、山东、云南的32家村镇银行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

“强度”攻坚,聚焦上海治理的重难点区域——郊区和社区,在郊区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在城区主要围绕基层社区建设,在菜场、停车场、商场等推广新兴支付方式,积极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我们与上海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合作,首创社保卡自助即时制卡服务,将领卡周期从原来的7天缩短为5分钟,目前已在全市布点120处。2021年9月,我行崇明支行将上海市“一网通办”引入网点的智能柜员机,48项政务服务实现自助办理,帮助当地村民实现“出一次门,办多件事”,极大地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温度”关怀,提供专属银行卡产品,如工会卡、敬老卡等,服务设计更符合持卡人用卡习惯。

“密度”联结,追求为小散客户和传统市场弱势客户群体带来公平的金融发展权。通过对接各委办局、协会、园区名单,加大“三农”、小微支持力度。

“跨度”融合,通过横跨多维生活的金融服务,满足百姓对更美好、更优质生活的追求。

“深度”服务,以自然赋能、经营下沉、服务嵌入、功能输出、平台引领和生态共建六种模式完成赋能。例如,在嘉定,我们针对当地村民宅基地住房装修普遍存在的资金周转难题、定制化推出了沪上首个村民相对集中居住的个人贷款产品——宅基地住房更新改造贷款;在奉贤吴房村、嘉定“乡悦华亭”,我行试水“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集体资本”的资本引入模式,通过“产业+基金+基地+智库”的组合化运作,探索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同时,以农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金融生态场景,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上海农商银行近年来借助数字化转型探索出的全新模式。我们聚焦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业数字化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实现产业和金融的紧密合作,全面打通产业链资金“堰塞湖”,以金融力量支撑我国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保障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等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提升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发展速度。

2021年以产业链金融为抓手,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深化业务与科技的融合,通过整合核心企业上下游资源,搭建农业产业闭环和信贷资金闭环,发布鑫农乐贷(个人客户)产品有效赋能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为链上农户累计投放信贷资金已近3亿元,金融服务从陕西洛川延伸至云南、安徽亳州等对口交流合作地区,支持苹果、咖啡、小麦、高粱、玉米、水稻等多个当地支柱产业,持续发挥金融输血、造血作用,全面助力农民共同富裕和产业链整体价值提升。除了陕西洛川、云南保山、安徽亳州,我行产业链金融的模式还将继续在内蒙古饲料桑、山东寿光蔬菜等多个项目加以推广。上海农商银行计划将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支持农业产业链100亿元以上授信规模,服务或带动农户5万户以上,有效推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条整体价值提升,让民生愿景变成“摸得着”“看得见”的幸福实景。

我行结合农业产业链金融场景研究探索“天眼鉴”项目,目标是打造一套基于遥感数据的嵌入式科技赋能服务,构建起客户资产的时空关系存储体系,丰富贷款管理的技术手段。借助卫星遥感这个“天眼”的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实现“农民在哪里、我们的‘客户经理’就在哪里”。

今天,也借此机会向大家简要汇报下我行金融助力抗疫工作情况。自3月初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上海农商银行上下“坚持党建引领,凝聚上下合力,筑牢农商战疫堡垒”“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维护金融稳定”“坚持‘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做有温度的银行、做有担当的国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抗疫大局中去,全力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努力。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体会:

作为国资国企的政治站位和践行普惠金融的责任担当得到展现

我们高度重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国企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由行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业务连续性应急工作小组,针对疫情形势下可能产生的特殊情况制定“火种计划”应急预案,确保金融服务的平稳有序。

我们设立抗疫专项额度,提供200亿元疫情期间专项信贷额度,加大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持续平稳经营。针对医护工作者、基层社区干部等设立30亿元专项消费信贷额度支持,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最美逆行者”提供坚实后盾支持。

我们积极对接保供企业,通过100亿元市区两级保供企业专项融资额度,“网格化、地毯式、全覆盖”,全力满足疫情防控企业和农产品供给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主体的信贷需求,尤其是对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充分下沉服务对接,体现“农”字头金融机构本色。

我们切实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逆行在“疫”线,主动对接社区需求,提供支援物资和志愿者助力,体现党建成效。全行累计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人次2400余次,捐赠现金及物资共计1253.46万元。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得到彰显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是我们的战略愿景。我们在抗疫过程中,主动加强客户需求排摸,寻找客户痛点和难点,积极创新服务手段,满足客户“急难愁盼”的服务需求。

降成本。积极使用央行再贷款资金,采用“转贷款+风险共担”双重业务模式,专项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精准资金支持。建立无缝续贷长效机制,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续尽续”“应贷尽贷”,帮助企业稳住“资金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或企业,合理通过贷款宽延、展期、中长期授信等措施帮助企业做好贷款延续,不下调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加大减费让利,推出助力中小微企业同心抗疫系列举措之“六免三对折、结算畅无忧”,切实践行支付降费、让利于民、共克时艰。

简流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疫情期间授信审批快速通道,简化内部业务流程,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影像文档传输形式开展线上审批,快捷受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诉求。对小微企业,积极采用“信用、中长期”方式,切实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不断提升业务线上化程度,让“数据多跑腿”、让“客户少跑路”,资料从简、流程便捷、体验良好,确保业务办理高效化、便利化,真正体现我行普惠金融服务的情怀和温度。

坚定数字转型驱动的技术平台和整合优势得到发挥

疫情的暴发,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倒逼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很好地检验了上海农商银行多年来数字化战略的成果。

我们坚持科技引领,创新线上产品、提升“零接触”服务体验,为保障客户的金融咨询得到及时响应,我行第一时间启用“企业微信”“移动展业”“云工作室”等数字化服务工具,提升“无接触”服务能级,不断优化“零接触”服务体验,通过与客户建立新的个性化互动模式为疫情期间无法外出的客户提供远程、在线、无接触的更安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我们推出“码上行动,同心抗疫”——上海农商银行助力中小微企业战疫融资直通车专项活动,充分利用企业微信等各类线上化渠道与客户紧密联系,实现线上线下有效整合。快速响应国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推出小微企业及制造业“退税贷”专项信贷方案,“退税定贷、信用为主、快捷易得”,开通线上申贷渠道。针对无法实现线上化办理业务的小微企业,研究探索特殊时期小微客户白名单机制,通过零售在线信用贷款的方式,解决小微企业在封控期间无法办理现场手续的问题。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我们全力打通痛点堵点,助力疫情物资服务保障。针对现在上海封管社区内社区工作者抗疫工作压力重、助力百姓采购生活物资统计工作量大,保供企业统计难、对账难,群众买菜难、验货难等系列痛点,我行推出“心家园”疫情物资保障服务,在保供企业、社区居民间架起线上生活物资采购、配送的绿色桥梁,全力打通物资保障“最后一百米”。

自疫情封控以来,很多社区一直使用微信群以“接龙”的方式来收集采购配送需求,但居民需求品类多且数量不一,容易出现漏单错单,收款、退款,统计工作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最烦恼的事情。同时,由于街道内居委较多,需要按各居委分账清算,采购后支付结算遇到难题。我行为保供企业搭建了包含线上签约入网、“码”上订购支付、线下配送到家等功能在内的“非接触式”物资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能力实现保供企业免费用、隔离群众线上购、精准配送不见面等一条龙服务,将原本需要街道工作人员手工操作的环节全部“一站式”完成,形成“下单——配货——运输——接收——到家”的闭环,不仅为居民完成了生活必需品订购补给,也为村、居、社区工作者减轻了数据统计的压力,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投入抗疫工作。

“心家园”服务还可以有效缓解保供企业面临的需求量短时间骤增导致的订单梳理效率较低、工作压力大的困境。我行优化订单处理流程,根据合作社的不同需求,在传统的“订单”模式之外增加了“商城”模式,增加了订单管理、自主退款、经营统计等功能,方便商户节省大量人力成本,通过后台数据更直观和便捷地查看订单及交易流水信息,提升了保供企业的处理效率,减轻了社区团长的工作量,反响很好。“心家园”服务目前已覆盖上海49个街道、667个居委,受到合作社、社区居委、市民及保供企业认可。

风雨来袭,同舟共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更加坚定践行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的模式。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商业银行如果只关注经济价值回报而忽视社会价值的创造,则行之不稳、行之不远。“好金融”不是只会赚钱的金融,而是越来越有格局和情怀的金融。我们要努力跳出金融看金融,运用金融力量赋能社会治理,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赚辛苦钱、赚实在钱、赚专业钱”的经营方式,放大格局、开拓心胸,构建开放包容的生态圈。我行愿意与我们农信大家庭一起携手共进,加强交流,共搭合作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共促业务发展、共建农金品牌,合力谱写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站编辑 -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