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专题>

高壮:科技赋能,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高壮 发布时间:2022-04-28

掌门人点“睛”

“‘十四五’时期,吉林农信将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金融工作总抓手,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在支持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入,创新金融支农模式,拓展金融支农渠道,书写金融服务‘三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吉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高壮

观点摘编

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小银行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赋能乡村振兴?在高壮看来,农村中小银行应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金融保障。他从强化党建与经营结合、完善金融服务网络、创新优化金融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四大方面分享了如何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他提出:

强化党建与经营结合  争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办行

始终突出党建在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全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站位和主责意识,争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引导行社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作,获取支持乡村振兴的主动权。各省的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符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实际。为此,农村中小银行要紧跟政府工作规划,主动承担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职责,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区域发展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才能获取更多的政府资源,比如土地、农民补贴、社保医保等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就是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宝贵的数据资产。

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水平

提升乡镇网点智能化、综合化水平。合理设置基层网点高低柜及自助服务区,使网点布局和功能分区更加科学合理;加快智能化设备推广及布放,提高网点智能化、综合化服务水平,促进网点由交易结算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

推进物理网点与线上渠道有效结合。既应保持传统线下物理网点在客户身份验证、风险提示、交易授权等方面优势,又要着力打造功能齐全、场景丰富、移动智能的线上服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融合发展。

确保助农金融服务点数量不减、质量提升。优化助农服务点布局,向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和偏远自然屯倾斜资源、投资设点,提高助农服务点覆盖率,创新完善助农金融服务点功能,持续提高农村金融普惠水平。

创新优化金融产品  全力支持乡村各领域发展

支持适度规模种养。针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有效押品不足、担保方式单一的实际,多渠道创新融资担保模式,积极参与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两权’+其他产权共同抵押”组合担保模式,着力开展信贷产品创新。

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禀赋,主动对接地方乡村产业项目,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户”等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模式,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农村消费和创业创新。针对农民市民化过程中衍生的购房、购车、装修、教育、医疗等升级消费,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不同客群创业创新,配套研发专属信贷产品,全力满足农村消费和创业资金需求。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筑牢数字化转型发展基础

加强金融科技顶层规划设计。坚持科技支撑发展、创造价值的重要定位,优化科技运行机制,面向业务发展方向、新技术发展趋势和转型发展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科技运营体系,为推动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线上化信贷平台和大数据风控平台等前瞻性金融科技平台,提升IT资源管理能力、数据治理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数字化风控管理水平。

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量引入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晋升通道,深化科技绩效考核,提升科技团队素质,打造满足转型发展需要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

网站编辑 -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