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监管>

“双基联动” 助推高原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戴海峰 中国银保监会青海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发布时间:2022-03-28

2021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强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农村信用建档评级工作,优化农村信用生态环境。青海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部署,自2015年以来,依托“双基联动”,引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建档、等级评定、整村授信、诚信宣传,持续深入推进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青海省近37%的县域、69%的乡镇、68%的行政村、70%的农牧户被评为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不良率仅为0.26%,农牧区信用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打造农牧区信用共建共享机制。在“双基联动”模式中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导向作用,基层银行与基层党组织共同入户调查、信用建档、等级评定,促进信息、信用、信贷紧密联动,建立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对信用主体落实额度提升、利率从低、期限延长、手续从简、周转使用的普惠政策,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农村经济组织、农村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打造政银融合信用共建机制。截至目前,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双基联动”模式评定信用户约60.43万户,授信366.59亿元;累计发放“双基联动”贷款701.44亿元,惠及83.42万户农牧民,信贷工作室覆盖约87.65%的行政村。

拓展农牧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通过“双基联动”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与信用创评成果紧密结合,将信用评价结果广泛运用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将信用等级评定情况作为招聘农业保险协保员和协赔员的条件之一,推动农牧民群众稳定就业。鼓励信用报告在村“两委”竞选等领域的应用,将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成为汇集政策、整合资源、融资对接的纽带和平台,推动信用金融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例如,玉树藏族自治州将三江源生态保护补贴资金与信用评定挂钩,使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引导农牧民诚实守信。

推进农牧区信用修复重建工作。对有不良记录的农牧户坚持“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提高不良信用记录容忍度、财政资金挂息止付等“谅解+救济”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其修复信用。例如,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塘格木镇中果村的大部分村民以牛羊养殖为主业,牛羊肉价格波动导致不良贷款上升,中果村的整体信用环境较差。当地基层银行机构联合村“两委”宣传金融知识,采取利息减免、信用修复等措施,实现了不良贷款清零,中果村连续两年成为“零不良”信用村。截至目前,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为5804户农牧户修复信用,修复信用后发放贷款4.64亿元。

开展农牧区信用环境净化行动。建立金融生态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联动,运用政策、法律等手段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提升诉讼审结效率和执行效力。督促银行机构努力争取省政府的工作支持和政策倾斜,注重多轮次开展公职人员等特殊群体清收不良贷款行动,特别是依托“双基联动”模式,将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银行机构联动优势有效转化为不良贷款清收优势,准确掌握牛羊出栏及农作物收获等资金相对充裕时段,合理安排清收时间,先易后难、因户施策。

有效发挥保险增信保障作用。结合农牧区实际,推动“双基联动+保险”模式,在固定时间由固定人员(协保员、协赔员)在固定地点面向村(牧)委全体农牧民群众进行保险服务,为农牧民提供增信支持,为银行机构信贷资金提供风险保障。银行机构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对已投保的涉农项目在信贷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坚持“扩面、增品、提标”的工作思路,推动针对民族地区、地方特色、产业需求的农产品特色保险的产品研发和试点工作,鼓励并支持辖内财险机构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出商业性八眉猪养殖保险、地方财政补贴型“仔猪贷”仔猪养殖保险、枸杞降雨指数保险、骆驼养殖保险等40余款农险产品,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能力。

助推农牧区培育诚信理念。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双基联动”打造成为金融知识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进万家”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村经营主体“学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能力,增强其依靠金融支持增收致富的信心。将贷款户信用记录与行政村的信用等级挂钩,对信用等级高的行政村提高授信额度、实施更优惠的利率政策;对信用水平低、贷款不良率高的行政村降低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上浮贷款利率。对提供虚假信息、恶意拖欠贷款、逃废债、虚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等行为,纳入失信人“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着力优化农牧区信用环境。

“双基联动”增强信用金融服务效能

信用金融服务释放支农惠农红利。“双基联动”依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信誉、财政扶贫担保资金的经济信誉和民风乡俗的文化信誉,使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政治基础、经济保障和道德约束。在“双基联动”模式下,信用体系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目标。推进信用培育和创评,不仅帮助银行机构以较低成本和较短时间了解农牧户偿债能力、偿还意愿等信用情况,控制信用风险,及时做出授信决策,而且帮助信用状况良好的农牧户有效破解抵押担保难问题,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和较低的价格获得融资,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支农惠农的力度和效率。同时,依托“双基联动”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财政、扶贫、产业等支农惠农政策与信用创评结果紧密结合,撬动金融资源向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流动。

信用金融服务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双基联动”信贷工作室实行银政联合办公、双向监督、阳光信贷,设置信贷服务公示墙和举报信箱,信贷政策、流程、条件、结果全公开,提高了贷款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双基联动”贷款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双基联动”打造成为金融知识宣传平台,结合“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信用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用金融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双基联动”依托基层党组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提供农牧民生产经营、信用信誉等各种软信息,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激励、有保障。基层党组织通过在采信、评信、授信、管信、督信和追信等信贷环节加强与基层银行机构联动,拓展了服务群众的内容和职能,并在为民说话、为民办事、为民分忧的过程中赢得了信任和支持,树立了形象和威信。村级党员干部通过参与信贷服务增长了经济金融知识,增强了组织协调金融工作和经济建设的能力,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银行机构密切联动,依托基层政权、依托乡规民俗强化了道德、制度约束及风险监控,基层党组织引导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功能更加凸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问题仍待解决

信用体系建设科技化水平不高。一是部分地区信用环境有待提升,农牧业主体诚信意识不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且无法取得有效联系,信用建档评级更多的还是使用“人海战术”,在信用建档评级过程中对授信主体的真实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缺乏精准判断,评级效果有待提升。二是涉农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采集、整合、使用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信息采集渠道、手段较为单一;事前授权采集、事中数据脱敏、事后授权查询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存在短板;财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林业、气象、社保等部门的涉农信用信息整合不够,有时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信用贷款增长动力不足。一是青海省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自然灾害多发,农牧业天然的弱质性导致银行机构信用贷款投放存在“惧贷”心理。同时,许多银行机构考虑成本问题,到农牧区设立网点的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用贷款的投放。二是随着信用体系建设创评范围的不断扩展,提档升级工作全面推进,大型银行下沉金融服务造成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竞争压力加大,加之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自身存款增长乏力,信用贷款业务发展受限。三是信用贷款额度相对较小,而审批流程与其他贷款差别不大,信贷人员主观上更倾向于办理金额较大的贷款业务。信用贷款资金流向监测难度大,贷后管理较为困难,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

信用评价结果转化运用不够充分。当前,银行机构以信用评价为依据,简化了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但是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力度仍旧不够,风控水平亟待提升。财政、产业、金融等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与信用建设对接整合还不够顺畅,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和贴息奖补等政策协同配合力度还需增强。在信用评级较低的地区,整体降低贷款额度、上浮贷款利率等加大违约成本的“惩戒措施”运用得还不够充分有效。同时,在评定信用主体、发放信用贷款时,“双基联动”模式的常态化监督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

青海银保监局将结合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进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地方政府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配套措施,在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域内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整合相关部门的涉农信用信息和风险信息,提高涉农金融信息化发展水平;二是依托“双基联动”模式,按照“应评尽评”原则深入开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力争实现“能授尽授”,满足合理用信需求;三是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持续优化农牧区信用生态环境;四是扩展农村信用体系评价指标范围,丰富评价方法,提升评价质量,规范信用修复支持政策和适用领域。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