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农村中小银行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4-02-22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杨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旨在以更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即通过强化金融支持科技企业与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与经济高质量互动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我国已初步形成完备的科技金融供给与政策支持体系,其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普遍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专营信贷体系等成为服务科技金融的“主力军”。相较而言,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如何介入科技金融大文章,还需要基于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加理性客观地分析。

明晰科技金融的发展痛点

当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更多着眼于纳入政策范畴的特定企业。例如,由科技部牵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以及由工信部牵头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等。进入认定范围的科技企业在获得相关政策保障的同时,也相对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大多数未纳入政策范畴的普通中小微企业,其科技创新活动则难以得到充沛的金融支持。即便进入认定范围,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更易获得银行认可,对于其他类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则相对不足。

科技创新可分为基础性重大创新与应用性创新,前者需要政府财政、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协调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科技企业大规模、中长期资金需求,目前这一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严重不足;后者虽然是科技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但考虑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差异性、复杂性和难度,诸多细分领域的科技金融支持同样有所缺位,例如对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等,亟需开发更具针对性、定制化的金融产品。

事实上,无论是在科技金融服务中引入新技术,抑或是把金融支持科技企业与绿色低碳发展有机结合,还是金融赋能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提升数字化能力,都能够凸显规模经济效应,助力实现多重金融改革目标。但目前科技金融领域的探索仍呈现“单兵突进”的特征,如何充分调动并运用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几篇大文章的力量,努力实现相互赋能与融合创新,仍缺乏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

从科技需求侧看农村中小银行着力点

农村中小银行要共享科技金融变革“红利”,需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出发,抓住既符合发展需求“痛点”和“难点”,又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加以深耕。

首先,应尽力满足涉农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需求。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涉农企业在产业升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领域肩负诸多使命,迫切需要强化其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据《2023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显示,近年来涉农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19年~2022年的投入强度从2.60%提高至2.75%。但从整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仍呈现出层次偏低、产业贡献率低的问题,其背后也凸显出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投资回报率偏低等痛点。鉴于此,农村中小银行应把助力涉农企业科技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今后践行科技金融的重中之重。

其次,支持更广大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按照现有政策标准,科技部重点支持的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要求每个科技企业要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产品、科技人员占比大于60%、以高价值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超过5项、研发投入强度高于6%。大多数未达到上述政策门槛的中小科技企业,同样面临拥抱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生存能力的迫切需求,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扎根地方的农村中小银行可更多地从区域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中寻找业务“蓝海”。

最后,寻找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的结合点。在产业数字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并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在绿色信贷、ESG投融资、碳资产核算、碳普惠等绿色金融领域越来越依赖科技“加持”;另一方面,金融支持涉农领域的绿色科技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升级的重点环节。因此,农村中小银行要加快资源整合,探索支持涉农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与金融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从金融供给侧看农村中小银行创新点

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农村中小银行需在授信策略、服务机制、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外部合作、风险分担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不断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尤其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企业特点、科技创新进展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科技企业,为其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匹配全生命周期、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在价格方面,尽可能减费让利,降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从信贷审批流程上探索开辟授信绿色通道,加快业务流程的同时降低时间损耗。伴随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逐渐扩大业务共赢的潜力与空间。

持续探索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创新。农村中小银行可通过打造特色科技支行等专营组织,整合资源优势,结合所掌握的地方企业、科技人才等“软信息”优化授信模式,探索“授信+非授信”“金融+非金融”“融资+融智”等多种组合,更好地匹配地方科技企业的估值特征。同时,尝试建立涵盖差异化授信和贷后管理的专班服务机制,加强内审、授信、计财等各部门协同,保障科技金融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离不开专业人才护航。目前,农村中小银行普遍缺乏复合型科技人才资源,下一步要针对涉农产业的特定科技创新领域,着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专业人才,把科技金融团队“做精做尖”。同时,依托自身科技金融业务特征,围绕总体发展目标设置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并适度提高科技信贷的不良容忍度,支持和鼓励地方科技企业敢贷、愿贷、能贷。

强化风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高风险性和较强专业性,金融机构识别和管理相关风险存在较大难度。农村中小银行需不断探索完善具体领域的风控模型,避免多做多错。当前各方大力探索数据驱动的科技企业“信用贷”风控模型,已形成部分成熟经验可供中小银行借鉴。同时,农村中小银行可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创新科技金融的风险分担机制。

加强对外合作,围绕“朋友圈”打造良好生态。一方面,加强地方政银合作,既为科技企业争取更多“信用增级”,同时助力地方中小科技企业拓展市场,深度参与区域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的智能化场景改造。另一方面,与地方各类园区展开充分合作,引导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向中小科技企业集聚,推动资金流、信息流与创新流融合。此外,运用好农村中小银行科技金融产品的影响力,引导中小科技企业拓展市场和产业合作空间,推动各方共赢与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政策的保障力度

农村中小银行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需要更多外部支持与政策保障。第一,中央和地方层面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但仍存在政策间协同性不强的问题,同时针对涉农领域的科技金融创新保障也有所不足。未来应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有效引导农村中小银行充分发掘资源,在涉农领域更加积极、高效地支持科技创新与中小科技企业。同时,农村中小银行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约束,监管部门能否在其进行科技金融创新探索时,给予一定的容忍度支持,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金融支持科技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合理的金融信用评估。对此,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努力,推动创新科技企业信用评估技术与模式。农村中小银行更要依靠外部信用增级来有效控制科技金融业务风险,提升服务效率。例如,深度发掘科技金融服务链条中的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价值,为中小银行拓展科技金融服务创造“数据增信”模式。

第三,应积极支持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提升其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银行机构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但与大中型银行相比,众多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管理、风控、生态等方面的约束。尤其对于农村中小银行而言,“单打独斗”难以跟上数字化转型大势,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协同助推农村中小银行运用新技术、数据要素来全面完善业务经营与风控模式,从而提升其服务科技企业与科技创新的能力。

第四,农村中小银行要做好科技金融“独木难支”,应探索政府引导、各方联动的机制,鼓励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组成投贷联动战略联盟,在合规前提下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同时,不断创新“政银保担”合作新模式,推动搭建农村中小银行与保险、担保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实现科技金融创新效率与安全的价值平衡。此外,各级政府应着力推动平台型科技金融资源对接,打造更加高效的产融对接模式,从面向单家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探索升级为面向产业链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创新,并引导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实现功能互补。

第五,可推动“政金产学研介用一体化”融合,助力农村中小银行更好地了解与触达科技创新。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银行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研发贷款支持。可以看到,只有形成政府、金融机构、科创企业与应用企业、院校智库、中介组织等主体间的合作共赢机制,才能更加顺畅地推动科创成果市场化转化。其中,农村中小银行要介入相关生态并不容易,需在制度设计层面有更多创新安排,推动农村中小银行更加密切地参与到科技创新产业链中,从而更加深入了解特定领域的科技转化痛点、更好地调动、设计适配的金融产品满足科技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