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风波中心至不良率0.72%的突围之路

2024-01-24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本刊记者 戴玥

截至2023年9月末,浙江龙湾农商银行不良率0.72%,在外部经济环境下行的形势下,不良率较2022年末下降0.05%;各项存款余额610亿元、贷款余额472亿元,较2023 年初分别增加48亿元、75亿元,稳居区域银行业首位。

然而,龙湾农商银行也曾有过艰难时刻。作为地方性中小银行,农商银行的经营风险与区域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早在2011年,受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带来的影响,担保链、资金链“两链”风险爆发,龙湾农商银行许多客户卷入风波,导致贷款逾期出险,迅速传导的风险让当时龙湾农村合作银行的不良率从0.14%突增至1.8%,不良贷款余额从2010年的936万元增至1.42亿元,给全行资产质量造成重创。从此,龙湾农商银行开启了“控风险、化不良”的漫长实践和探索。

龙湾农商银行如魔术般化腐朽为神奇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实践和探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龙湾农商银行。

风险背后是人的因素

特殊时期,面对不良贷款的集中暴露和信贷风险的一路反弹,不良化解成为当时总行党委的重点工作。

“清非最重要的是清人情世故。”对于如何打好“收旧”这张牌,这是龙湾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林多年来从事清非工作的深刻体会。表面上,风险只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是钱的问题;实质上,背后隐藏的是人的因素。

“我们组建了一支清非‘特种部队’,从离职的法院书记员、派出所辅警及村镇中的退伍军人中招聘组成。”陈林提到的这只外包团队,由总行特殊资产管理办公室直接领导。“必须要用和客户毫无关系的人。”他坦言,客户经理在营销过程中会与客户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展清收则会面临“面子问题”,客户看到熟人也会放大讨价还价的侥幸心理。外包团队还可以防止“内鬼”产生,以免个别员工提前将清收方案透露给不良贷款的借款人,让借款人有所防备。“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加强清非工作的果断性和坚决性,也可以及时发现员工的道德风险。”提到道德风险,陈林向记者介绍了龙湾农商银行的第二张牌——控新增。用他的话说,“控新增要从控员工开始”。

通过对前期出险企业的分析和总结,龙湾农商银行明确规定了授信业务“十不准”,突出企业实际经营、大额防控、融资规模限制、客户信用排查等门槛性规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执行好规定,关键还是看人。为此,全行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不良责任考核,采取停岗清非、不良问责等形式,形成“违规必问责、有责必追究”的震慑效果。截至目前,全行已对行内相关责任人实施停岗清收24人、降职7人、免职9人、主动报案移送公安侦查2人。2013年后新引入的客户出险率为0.47%;2015 年后新引入的客户出险率仅为0.05%,客户质量明显提升。

在贷款业务范围外,对员工道德风险的防范也不能松懈。机制上,建立多维度的员工行为排查机制,如员工道德风险管控联席会议、落实员工行为动态考核机制、明确员工对外担保机制、颁布员工十大行为禁令等。日常教育中,召开员工家属助廉会、组织员工观片观庭,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内部强化 外部联动

“刀快不怕脖子硬,外部环境变化快,内部更要及时响应和调整。”龙湾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吴勇的目光中充满了笃定,“在全省82家行社中,很少有像龙湾农商银行这样在风控条线设立三个部门的。”

从组织架构入手,细分责任田、织密责任网。吴勇介绍道,龙湾农商银行将风控合规部门一分为三,设立合规(风险)管理部、特殊资产管理办公室和授信评审部。其中,特殊资产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不良资产处置,内设诉讼组、执行组、审批组、大额化解组和三个片区清非组,集中清收、职责明确,清非处置效率大大提升。

部门架构搭建起来了,如何运作?由于不良贷款是由支行汇总到总行特资办统一牵头负责清收,很容易出现支行当“甩手掌柜”,清收队伍不愿“背黑锅”的被动局面,这需要一套完备的考核机制。

特资办总经理王少和介绍,“通过任务挂钩、绩效分享、清非折抵等方式将清收责任挂给支行。只要提供可靠信息,就可折抵个人名下的不良贷款。”既有压力,也有奖励,激励支行发挥其在不良处置中的作用。“总行在年初制定年度清收计划,将‘大鱼塘’拆分成‘小鱼塘’,以赛马形式促使清非人员从愿意清收转变为主动清收。”各项有力、有效的考核制度,让总行、支行双拳合力,达成“1+1>2”的清非成效。

单打独斗难成事,内部再完善也抵不过多方联动的力量。在线索渠道上,通过法院、公安、村居、客户等多种渠道汇集信息,及时获取不良贷款主体的最新动态,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和债务关系情况。在化解渠道上,龙湾农商银行积极寻求司法、政府等部门帮助,创新推出赋强公证、预查废、以保促调等化解模式,持续健全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体系。

“为什么这些年我们能走出风波,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勤于动脑筋、善于创新。”吴勇说,创新还体现在清非思路上,“清收不良并不是只有针锋相对的博弈,更有换位思考的温情。”龙湾农商银行结合具体环境变化和政策变动,在与客户谈判时留有余地,不采取“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对有还款意愿但暂时有困难的贷户深入走访、热诚帮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温情的暖流在银行和客户间流动,曾被宽容以待的企业,在经历“由死向生”的蜕变后,即使有多家金融机构的债务,也会优先归还龙湾农商银行的贷款。

加速发展 向阳而生

“2017年之后,我们基本化解了‘两链’风波带来的影响,走出了历史困境。”此后,龙湾农商银行以控成本存款、保收益贷款、有效贷款客户数为主要核心指标,着力转型发展。深耕细作普惠金融,连续十五年开展走千访万活动,服务实体经济、加码零售业务发展。2023年3月,实现存贷总量超千亿元,成为区域内首家“千亿银行”。

“有量的同时要做好结构转型。”吴勇强调,龙湾农商银行坚持“用温暖的金融拥抱大家”,把服务挺在最前面,用心用情展示农商银行的情怀和担当。

致力于让区域内每一个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人都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选派187名共富金融专员下沉一线,实现服务辖内街道、村居、社区全覆盖。创新推出“随心贷”“共富贷”,支持“共富工坊”项目,让金融活水滋润“共富田”。辖内每10户家庭中,有9户都会选择龙湾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

为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做“小微企业伙伴银行”,落地“连续贷+灵活贷”机制,引导低成本资金支持企业。为服务好新温州人企业,率先在全市发布“新乡贤指数贷”,完善新市民画像,实现扫码测算、高效放贷,让每一粒希望的种子在温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作为“龙湾人自己的银行”,不仅要当好企业的伙伴,还要做好百姓的邻居,辖内百姓的“关键小事”是龙湾农商银行最关心、最在乎的“大事”。针对资金需求少、资金稳定性高的老年客群,开展“万副老花镜定制”活动,打造专属“悠享生活”品牌,并为全省首个“未来康养基金”提供创始资金。针对尚无经济能力的少儿客群,龙湾农商银行另辟蹊径,建设丰收宝少儿财商教育基地,分设主题综合馆、钱币博物馆、财商主题课堂、少儿模拟银行四大教育场馆,累计为1.63万名儿童提供财商教育体验。

为青年客户构建“趣生活”品牌、在温州开放大学设立“农商·助学行”基金、在社区建设“共享社·幸福里”……

有形和无形之中,龙湾农商银行的身影遍布龙湾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桩大事小情,浸润着百姓的心田,浇灌着企业的成长。十几年间,龙湾农商银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经营成果,放眼未来,仍将悉心守护、笃定向前。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2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