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打造大小生态圈 构建小微金融发展新格局

2024-01-16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财经专栏作家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特邀高级研究员 李庚南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如何增强小微企业韧性,帮助小微企业抵御内外部风险、快速走出困境至关重要。从要素支撑的角度看,需要与之匹配的小微金融服务;但小微金融本身也存在如何增强韧性问题,即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无论是小微金融政策面的支撑,还是规模的高速增长,抑或是贷款利率的持续走低,都提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小微金融如何实现可持续?

毋庸讳言,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之所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与差异化的监管激励政策密不可分。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围绕助企纾困,先后推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纾困政策工具,在稳定小微企业融资预期、稳定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及时雨”的作用,但基于特殊背景的纾困政策终究有退出的时候。截至2023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央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已“结束使命”。在此背景下,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商业银行不仅需要考虑延期还本付息等纾困政策退出后如何按照市场化原则接续问题,更要面对积淀的潜在风险释放问题。

那么,新的小微金融应当是怎样的一个格局?笔者以为,应该是能反映、兼容、磨合各种矛盾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或者说,可持续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生态问题,应由小微金融大生态圈与小生态圈相互交织而成。

顶层设计推动  打造小微金融大生态圈

从宏观视角把握小微金融服务方向。从顶层设计方面 消除不利于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约束,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小微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的大生态圈。

小微金融自有小微金融的逻辑与规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风险性、低小散带来的高成本性始终是小微金融服务需要克服的障碍,而利率覆盖风险的商业可持续始终是小微金融无法也不能抛弃的原则。因此,从宏观上构建小微金融生态圈总体上,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引导推动金融资源在总量上向小微领域配置,在结构上与小微企业需求更加匹配。

针对当前小微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的过度竞争问题,特别是大银行掐尖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强化对商业银行贷款理性定价的引导。应参照目前的存款利率自律约束机制,推动贷款领域的利率自律。诚然,商业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收费等方式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是增强小微企业韧性、助推小微企业尽快走出困境的积极举措,也是监管部门乐见其成的。但如果因为大银行一味降低贷款利率形成对中小银行客户的“掐尖”,不仅使中小银行小微金融面临可持续的难题,而且可能形成恶性竞争,破坏小微金融服务生态。因此,降低贷款利率不仅应基于商业银行自身成本与风险的考量,符合风险定价的基本原则,还需要站在优化整个金融生态的角度,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有效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协调功能,应参照目前的存量利率自律约束机制,推动贷款领域的利率自律;但同时需要把握适度性,避免利率自律行为异化为市场垄断行为。二是从源头入手,打破大银行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的悬殊性。关键是要打破因大小银行身份不同导致的资金市场的信用分层,让中小银行平等地参与央行公开市场交易,增强其小微金融服务业务的可持续性。

针对金融供给、结构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错配,推动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精准发掘重点领域服务需求,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从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看,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自身积累三个渠道的供给极不均衡。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自身资本积累,过于依赖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方面又过于依赖间接融资。这势必导致小微企业金融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结构上的不平衡,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推动与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相适应、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轻资产型的科创型企业,需要通过差异化监管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从整体上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针对长期以来困扰小微金融的信息平台建设滞后问题,加快构建统一完善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完善小微金融基础设施。信用社会的基础是诚信,而信息不对称始终是小微金融的“阿喀琉斯之踵”。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完整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是完善小微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工程。目前,大量涉及企业的信用信息散落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处于零散、分割、封闭状态,客观上制约了银行部门获取企业相关信息的难度。因此,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步伐,用立法的形式将政府相关部门所拥有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征集机制,冲破部门利益,打破“信息孤岛”,有效整合散落于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个人)的海量信息或小数据,依托云计算、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生成与银行信贷、营销需求相匹配的大数据。当前,关键是要厘清信用信息特别是企业经营信息的使用在公开与保密之间的法律边界,平衡好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与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需要在立法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要实现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匹配,兼顾银行防范信用风险与进行批量化营销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同时,还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推动形成局部的、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解决方案。

从服务供给主体出发  打造小微金融小生态圈

从微观层面,即小微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出发,通过差异化的小微金融服务制度、机制和产品供给,形成“愿贷、敢贷、能贷”的供给渠道,以及互惠互利、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

一方面,从微观金融活动主体出发,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微金融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容忍与尽职免责机制,构建“愿贷、敢贷、能贷”的小微金融服务氛围。唯有抓住考核激励与尽职免责这一“牛鼻子”,通过建立完善与小微金融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细化可操作的尽职免责机制,才能有效激发基层经营行和客户经理拓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内在动能,从而构建“愿贷、敢贷、能贷”的小微生态,核心是要树立科学的风险观。一要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和推动体系内资源配置向小微金融领域倾斜。关键是改进完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力度,调整优化经济资本占用计量系数,加大对小微业务的倾斜支持力度,合理增加对小微金融条线的专项激励工资、营销费用补贴、业务创新奖励等配套供给。通过优化考核激励,形成强烈的小微金融靶向效应。二要设定科学、适当的风险容忍度。银行机构开展小微金融服务,除了要对小微企业风险有充分的认识,还要有适当的、有别于中型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在总行层面,表现为基于自身风险偏好的风险容忍度总体设计;在基层经营行,表现为总行风险容忍度与考核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三要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可操作的尽职免责机制。对客户经理而言,决定其“敢不敢贷”最直接的因素在于是否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可操作的尽职免责机制。金融机构应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全程取证留痕,提高尽职免责效率。同时,还应将风险容忍与尽职免责有机结合起来。

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银企良性互动机制

要从小微金融供求关系出发,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增进银企互信,形成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互惠互利、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

经过多年的监管引领和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理念不断深化,小微金融服务的机制、模式和产品在不断完善。但小微企业金融覆盖率、满意度仍待提升,融资难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小微企业对改进金融服务供给仍有诸多诉求。其中,金融机构对抵押担保物的苛求、企业续贷方面的约束,不仅影响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体验感及融资预期的稳定性,也影响了银企之间的互信。因此,围绕这些堵点、难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无疑是构建和优化小微金融生态的切入点。

一要创新信贷理念,拓展抵质押物范围,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在贷款方式上,应努力转变“抵押为本”的传统信贷理念,积极创新适合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方式。首先,要加快抵押方式的创新,切实转变在抵押物选择上一味侧重于房地产的偏好,适当放宽抵押资产范围,积极拓展存货、应收账款、股权、林权等适合小企业的抵押形式;并逐步由有形财产抵押向知识产权、商誉、海域使用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领域拓展,通过盘活小企业无形资产以增强小企业融资能力。其次,要在创新抵押担保形式的同时积极探索担保贷款、信用贷款方式,实现由偏重抵押贷款向抵押、信用、担保多种贷款形式并重转变,以切实突破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适应转型升级中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的现实需要。

二要深化还款方式创新,稳定企业融资预期。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企业“融资难”问题其实更多聚焦于“续贷”环节,也因此成为银企矛盾的聚集点。企业能否顺利续贷以维持持续生产经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续发展,也成为银企关系劣化的转折点。其根源在于银行贷款期限与企业资金回流周期的错配。因此,金融机构首先需要从提升信贷精细化管理入手,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尽可能合理设定贷款周期与还款方式,打破小微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其次,要深化还款方式创新,促进续贷与企业生产周期无缝对接。此外,还需要树立逆周期信贷思维,适当提升对企业风险的容忍度。特别在当前小微企业面临多重压力叠加之下,应树立与企业共克时艰的思维,适当调整、修正风控模型,避免出现因企业暂时出现销售下降等因素而简单压降贷款规模、置企业于危险处境的非理性行为。同时,还应从长期可持续的角度,关注客户的金融健康问题。通过“融资+融智”帮助企业建立安全健康的财务体系,努力构建银企良性互动机制。

总之,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并不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实现大生态和小生态的融合、大银行与小银行的竞合。唯有如此,小微金融方能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2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