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围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3-12-12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曾刚

自1997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为金融系统最高规格的会议,每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对我国下一步重大金融改革方向和政策产生重大影响。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在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基础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会议相关决议也将对金融业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要求,金融业未来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如何优化信贷结构和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

完善科技金融体系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创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繁荣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科技金融是指服务于科技企业的金融体系,通过将信贷、债券、股权等金融资源进行整合,为科技企业提供符合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激发企业科研活力,推动科学技术产业化,成为驱动科创企业发展的必需动力。从长远来看,加强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实践来看,加快科技金融创新有如下几个重点。

建设技术要素市场,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市场是提升科创金融能级,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其一,要加强知识产权市场建设,打造具有全国甚至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交易所;其二,要鼓励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发展,充分发挥科创投行在科创金融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快构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新服务体系;其三,要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资本转化与价值实现;四是推动金融科技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广泛创新应用,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整体的运行效率,有效控制风险。

创新风险分担模式,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担保、补偿基金的资本(资金)补充渠道,以确保风险补偿制度长期的可持续性。同时,进一步细化对担保补偿基金的考核,确保相关资金使用效率,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专精特新”领域。

立足科技企业需求,构建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应逐步从以贷款为主的服务模式,升级为“表内+表外”“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的综合化、全方位服务模式。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完善供应链平台,帮助银行识别“专精特新”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其一,联合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其二,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投贷联动模式融资服务能力;其三优化监管制度,适度放宽对商业银行的限制。

多方协作,探索科创金融模式创新。由政府牵头,组织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园区、企业等共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促进银企对接,探索“园区科创金融”服务新模式。一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及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对接机制,精准获客,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园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加快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支持低碳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在绿色发展的长远目标下,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为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治理,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深化绿色经营理念。其次,加快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构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统计监测、信息披露、尽职免责等绿色金融管理制度;改进信贷政策,按照科学审慎的要求,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明确绿色信贷重点支持、限制和禁止准入领域;优化流程管理,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手段实施授信流程再造,提高绿色金融客户接洽、尽职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等环节的服务效率。最后,丰富产品体系,打造业务特色。具体包括,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多种工具,推动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绿色金融业务开辟绿色通道,提高绿色授信的审批效率。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等绿色金融创新。

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自此普惠金融被提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融⾼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涵盖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素养提升和消费者保护、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

从未来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竞争有序的金融机构体系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要合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形成错位竞争格局。对于城商行、农信机构等地方中小法人主体,应引导其回归本源,利用人缘、地缘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普惠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则进一步强化资源和技术禀赋,不断提升中长期信贷占比,将普惠金融服务向“首贷户”和薄弱领域延伸,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方面,则要更好地发挥其补充作用,如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主体,在体制机制方面相较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灵活,对于部分缺乏信用记录和有效抵质押物、商业银行难以触达的普惠金融中的微弱主体,可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优势,更好地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金融需求,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深度。

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促进养老金融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养老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并正在努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金融机构普遍认识到养老金融的战略机遇,纷纷加大资源投入、加快生态建设、强化政府合作、打造服务品牌,力图获得先发竞争优势。但总体来看,养老金融的路径有待清晰,产品和服务的碎片化有待统筹,资源投入有待提高,产品供给和创新力度有待加强,金融同业合作有待提升。

展望未来,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把握机遇,科学规划,加快推动国家政策落地,加快战略布局,加强业务协同,丰富服务体系,做好科技赋能,夯实风控基础。具体到养老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立足于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重点是要围绕第三支柱的养老基金、理财等金融产品加大创新力度,在设计、投资、运营等方面全面提升核心能力。二是要从需求场景出发,对照已有产品,梳理空白点,解决供需不符、对接不畅问题挖掘和培育新需求。三是探索对养老产业的全方位支持,重点探索开发包括养老社区建设、改造贷款、养老机构建设改造贷款、智能化养老基地项目贷款等,打开产业支持突破口。在推动实现养老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在老龄化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和贡献。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的深刻变化,也为金融机构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赋能,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了单位客户服务成本,并以此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让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普惠,触达更多长尾客群;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嵌入互联网场景的能力,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有效提升客户识别和画像的精准性,并由此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从未来看,金融机构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金融创新能力,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战略引领,做好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是全局性、系统性的重要工程,强化顶层设计是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科学、有序起步和推进的首要任务。金融机构需要在业务战略指导下,科学分析研判内外部环境,明确转型需求与自身资源、能力的匹配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全行级、可操作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转型目标、蓝图和实施路线图,找准转型突破口,并对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文化建设等进行规划。

提升科技和数据治理能力,夯实数字化基础。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大科技驱动力度,加大科技投入。金融机构需要实现研发机制方面的创新突破,更多采用项目制、柔性团队等方式,使科技力量前移,由此更为有效地支持业务创新,真正做到科技引领,建立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快速迭代的研发机制。

打造开放平台,重塑经营模式。牢牢把握互联网思维,将转型从单一产品功能层次上升到服务生态、场景的层次,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动能,重塑核心竞争力。金融机构应抓住需求端的变化趋势,在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围绕企业的综合化金融需求,加快推动对公业务的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重点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和贸易链,打造产业链金融生态,创新金融服务场景,以实现金融科技与业务发展的协同,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2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