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金融“田秀才”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凉山农商银行 作者:杨虹 发布时间:2024-08-30


暮春四月,走进四川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古桥村,登上石榴观景台,万亩碧绿的石榴林尽收眼底,这是省级五星级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区。

“石榴种植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如施肥就很讲究,有一句话叫无磷难成花,第一道肥料是磷肥,磷能快速促成花芽分离,每个石榴枝会开出几朵花,只有形状似花生果的才是果花,要将空花摘掉,将更多养分提供给果花……”这名介绍石榴种植技术如数家珍的人名叫王宁,是凉山农商银行会理富乐分理处主任,也是该行金融“田秀才”的一个缩影。

开展农特产品产业链业务培训.jpg

会理是中国石榴之乡,现已建成石榴优质产业基地40万亩,分别占全省、全国石榴种植面积的92%和26%,位于彰冠镇的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年收入过百万元的种植户超过900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1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榴第一镇”。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凉山农商银行强化人才保障,培养了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实践路径。截至2024年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00.67亿元,今年来累计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5.19亿元,累计投放脱贫小贷5.38亿元、占全州银行业90%、带动1.18万脱贫人口创业就业。凉山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得到了董卫明常务副省长的肯定批示。

育好金融“田秀才”,培养农村金融队伍

坚持“涉贷人员既要懂金融,又要懂产业”的理念,培养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系统开展农技培训。围绕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等农产品特点,邀请农艺师对各类农产品生长规律、投入产出、生产技能、产品销路等开展培训,将培训范围扩展到支行分管业务班子、网点主任、客户经理,为更好服务“三农”提供坚强的金融人才支撑。二是全面加强农业院校联动。在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中,选聘农业专业教授担任凉山农商银行独立董事及外部监事,每年开展常态化研学、调研,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累计培养180余名“三农”金融复合型人才。如:凉山冕宁支行主要负责人全面掌握了葡萄、苹果、冬枣等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及种植技术等,还会很多蔬菜、果蔬的嫁接技术。三是建立金融科技人才库。积极践行数字金融理念,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行内选拔,成立由32名科技人员组成的金融科技人才库,通过农村蹲点、上挂下派等方式,聚焦农业产业痛点问题,围绕石榴种植产业链,推出线上化信息采集DAS系统,不断提升针对石榴产业等链条主体的信贷服务质效。四是构建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平台。持续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在全州构建200余个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定期邀请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生产型人才开展石榴等农产品新技术推广培训,既帮助解决农产品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又提升了农商行涉贷人员的农业技能。

客户经理在会理石榴园区了解石榴种植情况.jpg

用好金融“田秀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开展“乡村振兴-进村入户”工作。在全行抽调400余名金融“田秀才”,组成17个工作组,分赴全州304个乡镇,2377个行政村,逐户采集老百姓基础信息,全面满足其金融服务需求。通过抖音、“村村响”、微信群等平台,投放彝汉双语金融知识讲解视频6个、点击量超30万次,召开“坝坝会”“火塘夜话”2000余场。通过“进村入户”采集信息88万户,投放小额农贷147.5亿元、同比多投放47亿元,支持23万户农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二是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开发农户信息采集DAS系统,建立数字化档案,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目前已建立农户数字经济档案72.96万户。针对石榴种植农户缺乏担保的现状,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按户建立“家庭关系树”,鼓励采用家庭成员、成年子女等担保方式,提供有效信贷支持。三是开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建立石榴种植、销售、深加工3个服务网格,推出“石榴贷”等系列信贷产品,以“随用随贷、随借随还”循环贷款模式降低企业和农户资金成本。针对石榴销售企业人工成本高、利润下降等难点,降低融资成本,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35BP。针对石榴电商,开展“惠生活”线上销售优惠活动,近年来成交订单上万笔,助力会理石榴实现区域外销。

管好金融“田秀才”,释放金融服务动能

一是现场驻点辅导“育能”。选拔22名信贷业务内训师到支行开展驻点辅导,今年来开展信贷培训及考试6期,17家支行贷款审查审批退补档率平均下降5个百分点。二是充实客户经理“蓄能”。充分运用智能柜面系统上线成果,转化40余名柜员为客户经理,增强办贷力量。建立客户经理台账,动态监测客户经理新增和退出情况;坚持“逢进必考”原则,实行储备客户经理资格考试准入机制;坚持“考核达标制”,对在岗客户经理严格考核,实行观察期制度和考核不达标退出机制。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提能”。印发《农户贷款业务“十条禁令”》,对17家支行逐一开展现场宣贯培训,所有涉贷人员签订承诺书,推动小额农贷管理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组织400余名客户经理到总行、西昌跟班培训,实施“东中部”交流,将业务素质相对较弱的“东五县”支行客户经理交流到安宁河流域支行,进一步缩小各支行在发展理念、专业素养、营销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四是加强考核驱动“释能”。坚持“按月通报、按季考核、按年清算”,分贷款类型考核客户经理业务量。按日、按周、按月拟定客户经理工作任务清单,推行总行直接考核客户经理、信贷审查每日“清零”、公司类客户经理划片营销机制,对未完成的进行通报批评、扣减绩效、岗位调整,充分释放客户经理工作动能。

客户经理走访青椒产业园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jpg



网站编辑 - 焦静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