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风控> 合规管理>

州市农商银行成功改制的路径探析

来源: 作者:迪庆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李永贵 发布时间:2023-05-17

2022年8月26日,云南银保监局批复同意筹建迪庆农商银行,12月6日,迪庆农商银行获得迪庆银保监分局开业批复。迪庆农商银行顺利成为全国首批成功组建的州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这是云南农信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迪庆农商银行的成功组建既是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信社改革管理体制、壮大资本实力、增强发展竞争力的一项创新性、突破性举措,更是为云南农信新一轮系统改革、整体改革种下了“试验田”、下定了“先手棋”、吹响了“冲锋号”,对打造新一轮改革“新样板”“试验区”进行了探索,为云南农信改革发展注入活力。回顾迪庆农商银行的成功改制,省联社全力以赴的支持是核心,监管部门的引领辅导是关键,股权结构的持续优化是基础,支农支小的定位坚守是根本,凝心聚力的统筹推进是保障。

省联社全力以赴的支持是核心

在云南省联社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下,迪庆农商银行改制工作得以迅速推进,省联社党委高度重视迪庆农信改制工作,围绕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改革思路,认真分析研判了迪庆农信的发展现状和短板弱项,制定了持续改善指标、引进战略投资、提升服务质效的措施办法。省联社领导多次亲临迪庆开展调研,主动向州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改制工作,得到了州(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省联社的协调,引入云南农信辖内3家县级法人农商银行增持迪庆农商银行股金,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和资本实力。改制期间,省联社组织各方力量,细化了迪庆农商银行改制工作的时间安排、工作措施、责任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开展系统测试,对信贷系统、财税系统进行了优化,完成运行保障关键工作;选齐配强领导班子,指导构建“三会一层”,强化公司治理,顺利推进了迪庆农商银行的组建。

监管部门的引领辅导是关键

组建迪庆农商银行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给予了有效的政策指导和帮助,为成功组建迪庆农商银行“想办法、谋计策、出实招、聚力量”。迪庆银保监分局及时督促迪庆农商银行筹建工作组完善筹建预评估报告,确定清产核资基准日,指导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开展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及筹建工作推进情况现场初验,并出具验收意见。在监管部门的精准引领和辅导下,筹建工作组及时完成原股金量化分配方案、净资产分配方案和征集发起人说明书,向银行监管机构上报了《关于筹建迪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请示》《关于迪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开业的请示》等相关资料,云南银保监局和迪庆银保监分局进行了认真审核,指导构建了农商银行制度管理体系,全面重塑治理机制。人民银行迪庆中心支行制订了《云南省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业务系统管理流程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同意签订利率互换协议,迪庆农商银行顺利加入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支付系统,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系统等,确保了现金管理、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工作的顺利推进。

股权结构的持续优化是基础

迪庆农商银行在改制前,股权结构不尽合理,法人股占比较低、股权分散、股东人数众多,资本实力较弱。迪庆农商银行筹建工作组在清产核资和整体资产评估确认的基础上,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要求,统筹考虑原股东权益、风险抵补能力、新股东及市场接受能力、各项监管指标达标和未来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净资产分配方案,按1:1留下原股金,按清查确认值留下以前年度清退至资本公积的未规范股金、国家税收减免和政策扶持形成公共积累,将通过上述程序处置后的剩余净资产作为可供分配净资产,向原社员进行量化配股,分配方案既兼顾原股东利益,又充分考虑未来农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筹建工作组充分开展股金处置意愿调查,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将14873户股东整合压降至2269户,企业法人发起人36户,持股份额为25980万股,占总股本的52%;自然人发起人2260户,持股份额2402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48%。引入国有企业投资6200万元,引入云南省辖内三家县级农商银行投资39025万元,挖掘存量法人股东潜能8家,增加持股2333万股。通过努力,合计引入20280万股、引入资金47558万元,股本总额达50000万元,增强了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改善了监管指标,账面资本充足率为 14.4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38%,考虑清产核资、整体资产评估和募股因素后,资本充足率达19.6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 18.54%。

支农支小的定位坚守是根本

迪庆农商银行改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改制前的香格里拉市联社、维西县联社和德钦县联社(简称“三家联社”)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不偏离方向和宗旨,不盲目追求规模速度,信贷投放坚持“贷小、贷短、贷散”,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微企业,着力构建以“支农支小”为主体的经营格局,服务下沉,深耕小微及农村市场,践行普惠金融,严控大额贷款投向和投放比例,合理降低贷款集中度和户均贷款余额,大额贷款占比均在1%以内。“三家联社”资产质量优异、监管指标良好、经营发展稳健,为成功改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原德钦县联社坚持“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做土不做洋”,全面开展“整村授信”、农贷“提质扩面”工作,夯实“三农”根基;大力弘扬“背包精神”“三水精神”,不断优化信贷流程,积极与村委会进行对接,每个村都安排一名当地“有时间、有威望、情况熟”的村干部和信用社工作人员共同开展授信工作,按户确定承贷主体,坚持在村委会碰头、走田间地头和到农民家里头的“三头”举措,通过“无缝对接,一户不落”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目标。通过努力,原德钦县联社已全面完成“整村授信”工作,实现“整县授信”,资产质量在云南农信名列前茅,不良贷款率仅为1.35%,拨备覆盖率852%,法人客户不良贷款余额为零。“三家联社”汇总计算账面不良贷款率为1.98%,拨备覆盖率534%,贷款拨备率10.58%,流动性较为充裕,为农商银行顺利改制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分析,在州市农商银行改革过程中,拟进行改制的联社如能坚守定位,能够将“支农支小”作为农信社的根和魂,将有助于州市农商银行改制,有利于破除农商银行资产质量劣变、改制推进困难的障碍。

凝心聚力的统筹推进是保障

迪庆农商银行筹建工作组协调各方力量,带领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统筹推进农商银行改制工作。一是为保障各节点工作稳步高效推进,筹建工作组制定了改制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各节点工作任务,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纪律,确保“有序”改制。二是统筹迪庆辖内“三家联社”同时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合并新设迪庆农商银行的各类决议,履行合并法律手续,确保“合法”改制。三是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驻“三家联社”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盘清家底,充分揭示风险底数,确保“洁净”改制。四是顺利召开迪庆农商银行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农商银行章程、“三会一层”和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等法人治理基本制度,选举产生首届董事会、监事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聘任高级管理层,确保“合规”改制。五是及时申领金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开展划转所有者权益等账务处理,在省联社的支持帮助下,举行颁证授印和揭牌仪式,省联社与迪庆州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做好开业后运行保障、经验总结、岗位职责、人事调整、建章立制、业务授权等后续工作,保证业务持续发展,坚持“改制不改向”“更名不更姓”,全力打造“小而美、聚而精、品牌佳、口碑好”的现代农商银行。


网站编辑 - 李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