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人文> 故事>

张姨的“业务站”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段玉鑫 黑龙江青冈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2-11-30

在黑龙江青冈农商银行的储蓄网点,有一位非常忠诚的特殊客户,她几乎每天和我们一样,早八晚五准时到这里“打卡”。在营业大堂休息区的角落里,她一边拿着小本子写着什么,一边压低声音不停地打电话,也时而担当大堂经理的角色,热心地帮助客户填单子,时而充当保洁员,看见哪里脏了就帮忙清理。逢年过节赶上加班,她常为我们带些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和粽子,夏秋时节总把自家菜园的蔬果拿来给我们尝鲜。业务不忙的时候,我们就和她拉几句家常。她了解我们几个刚来的小姑娘都多大,有没有对象,我们也打听她最近生意的好坏、家里的境况。

我们习惯叫她张姨。九年前,我刚上班时,张姨已经是这里的“老人”。当时的我很疑惑,为什么她每天跑这来推销自己的饲料,这可是银行,又不是她家。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她真的把这里当成了“家”,原来这里也可以是她的家。

有一天,张姨“旷工”了。临近下班的时间,她匆忙小跑着径直来到柜台,从手提包里取出存折递进窗口,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要取2万元钱。老所长郭姐见状关心地问:“张姐,咋了?这么着急呢?坐下歇一会儿。”张姨边喘边说:“唉,老李开电动车被撞了,进医院了。”“姨,您密码不对呀。”“我想想。”“还是不对。”“这密码咋还忘了,这可咋整,越着急越出乱子。”“张姐,你好好想一想,存折密码输入五次不对就锁上了。这户名是大哥的,密码挂失还必须得本人处理。”

然而,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姨,密码锁上了。”我也有些懊恼和难过。张姨沮丧地呆站在窗口外,不知如何是好。“取出两万。”老所长郭姐快速走出营业室,把自己的银行卡递给了我。隔着防弹玻璃,我隐约听见郭姐和张姨的对话:“张姐,这个点银行都下班了,让孩子们现打也不赶趟,去借也不好借,你先拿着,治疗要紧。”“郭所,这……我真的不能拿。”“张姐,你就别推了。”“那,那啥,我明天就还,明天就还。”“没事儿,不用急,过几天我们上门服务去办理挂失改密。”

张姨满怀感激地走出了网点,我们几个追着郭姐问:“郭姐,你咋那么好心呢,你们也不是亲戚,两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呀!” 郭姐为人谦和,待人诚恳,热情有耐心,和很多客户的关系都处得像亲人一般。“我从乡下调回街里储蓄所任所长后就认识她了,刚开始她每天或者两三天来存一次钱,后来就慢慢熟络了。”张姐说,“她不愿意在家里待,就在这感觉温暖舒服,下雨有伞、口渴有水,看着咱们天天忙碌,她自己身上也感觉有劲儿。我调转到哪个所,她就去哪个所办业务,她家大哥爱喝酒,脾气不太好,一个孩子在外地上班,挺不容易的。”

也许是受近两年疫情的影响,也许是年纪越来越大,张姨来网点“工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现在,张姨已经不再推销,帮着儿女带孙子,但还是会经常来办业务,来网点坐一会儿。因为,这里是她曾经的“业务站”,一个对她来说像家一样的地方。


网站编辑 - 古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