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普惠> 乡村振兴>

恩施农商银行:奏响“硒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强音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湖北恩施农商银行 李银平 发布时间:2022-11-24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强大支持。湖北恩施农商银行位于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具有独具特色的土苗文化,是全球唯一一个获得“世界硒都”称号的城市。近年来,恩施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湖北省联社和恩施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三大银行”建设为主线,结合市场主体所需,紧扣人民群众所盼,全力服务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强化协议落地,汇聚服务乡村振兴合力

入户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jpg

2021年7月6日,湖北省联社与恩施州政府签订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全州农商银行累计投放500亿元支持恩施州乡村振兴。

落实“一个”大协议。全行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性发展机遇,分别与辖内8家县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500亿元信贷按计划落实落细到县市行,专门出台《全州农商银行“小微金融店小二 乡村振兴主办行”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为全行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辖内8家县市行以高目标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信贷投放880亿元的目标,自战略协议签订以来,全州农商银行累计投放相关贷款294亿元。

瞄准“五字”强推进。紧紧围绕恩施州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和“土、硒、茶、凉、绿”特色资源优势,结合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优势,通过召开支农服务“春天行动”督办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信贷投放现场会、示范区创建现场会,做到工作早部署、资金早投放。截至10月末,已建成乡村振兴示范点269个,当年净增茶叶产业贷款1.4亿元、烟叶产业贷款2.4亿元,养殖产业贷款1.5亿元,文旅产业贷款1.7亿元,全力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

紧盯“一个”指挥棒。始终坚守主责主业,将湖北省联社决策部署、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全行最大的指挥棒,积极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等一揽子政策,积极服务鄂西地区乡村振兴、绿色经济、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等领域,2021年7月被恩施州政府确定为服务乡村振兴主办行。截至10月末,新增52亿元贷款,100%投入到支农、支小、支微等领域,存量75%的贷款(298亿元)投放至特色主导产业。今年以来在全州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中继续保持第一位。

强化党建引领,挖掘服务乡村振兴潜力

召开“院坝会”,现场推进整村授信工作。.jpg

按照湖北省联社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全面强化风险管控,深入推进“村银共建”,持续派驻“金融村官”,进一步挖掘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潜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优势。

强化作风建设,激荡清风正气。深入转变“领导作风”“机关作风”“支行作风”。领导班子率先思想破冰,全面提升争先进位意识。机关带头转作风,深入驻点支行开展帮扶。支行全员改变“跑读”“走读”问题,利用下班之余扫楼扫街、进村入户,为客户上门服务。通过作风建设,全行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继2021年四季度信贷冲刺投放超额完成47亿元后,截至10月末,各项贷款净增52亿元,全面完成湖北省联社下达49亿元的全年信贷投放计划。

强化风险管控,筑牢合规基石。全行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利用湖北省联社致函各县市政府请求支持农商银行转型发展为契机,进一步联合政府对农商银行支持事项进行专题研究,推进逐项落实落地。截至10月末,全州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实现“双降”。前三个季度,全州8家农商银行坚守定位15项指标持续达标,且6项核心监测指标均实现“双提升”目标。

强化村银共建,谋求长远发展。紧紧围绕“党建互联互助,共促乡村振兴”活动主题,全面推进“整村授信”,派驻331名“金融村官”,深入全州所有行政村及社区,开展金融上门服务。截至10月末,“整村授信”累计建档33万户,预授信26万户,预授信金额89亿元,用信余额14亿元。通过“整村授信”进一步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真正将高效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带进大山深处,带到田间地头,带入寻常百姓家中。

强化品牌创新,增添服务乡村振兴动力

田间地头线上授信.jpg

作为支农支小主力军,全行持续巩固“信贷五个转变”和“微贷革命”成果,通过金融服务创新驱动,为乡村振兴增添发展动力。

围绕产品抓创新,提升客户认可度。结合恩施地区实际,创新推出“两山”民宿贷、硒茶贷等十多类信贷产品,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员重拾“挎包精神”,坚持上门服务,结合融资主体需求,为其推荐最适宜的信贷产品,做到“应访尽访、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截至10月末,小微贷款余额162亿元、净增54亿元;户数10万户、净增3万户。通过“301”(3分钟申贷、0人工干预、1键式提款)人性化的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主体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围绕服务抓创新,提升客户便利度。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便利度,创新全员管户,在移动快报中创新“管户到人”模块,全员每天精准服务广大客户。通过全员管户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截至10月末,各项存款净增89亿元,在一季度末基础上稳步增长12亿元,支农支小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打造微贷绝对主业,借助科技赋能,敢于先行先试,试点智慧微贷,为全省农商银行推广智慧微贷积累恩施经验。截至10月末,通过智慧微贷系统审批通过6035笔,金额10亿元。

围绕渠道抓创新,提升客户满意度。依靠科技支撑,全力抓好渠道建设。着力开展提质增效活动,做好、做优、做实商户扫码支付业务,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大力推广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不断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截至10月末,累计签约手机银行80万户,微信银行关注63万户、签约26万户。巧借外力加大企业微信跟踪服务,借用企业微信平台实现支行与客户实时建联,提升服务精准度。

强化普惠金融,激发服务乡村振兴活力

夜间上门服务客户.jpg

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普通农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当好“店小二”,惠企政策全面落实。近年来,面对“三重压力”,部分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本着替政府分忧、为客户纾困解难的原则,及时兑现各类金融惠企政策,努力当好金融服务“店小二”。能减尽减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费让利1.1亿元;应延尽延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191笔、52亿元;能贷尽贷新增创业贴息贷10.5亿元,支持6650人创业,带动1.36万人就业;加大脱贫人口信贷支持力度,净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968万元、余额7.5亿元。坚决把各级的金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与市场主体、与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共渡难关。

提升竞争力,支行转型全面推进。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联社支行转型工作要求,变抓业务为抓客户,变坐等客户到上门服务客户,不断强化网点改造,落实“五小建设”(小食堂、小宿舍、小浴室、小活动室、小洗衣房),推进智能柜台网点全覆盖,让网点营业环境全面改善,人力资源全面释放,员工幸福指数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增强。截至10月末,安装智能柜台185台、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先后从高柜分流出130余名大堂经理,150余名信贷经理。

深入最基层,金融服务全面覆盖。农商银行植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不断践行责任银行的担当与作为,始终坚守做好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133个营业网点覆盖全州所有行政村组及社区。在恩施市红土乡石窑居委会,海拔1800米以上,距离市区140多公里,恩施农商银行设立分理处常年派驻员工在此服务2个村和1个居委会,投放贷款2300余万元,有效支持了当地乡村振兴工作。不断优化服务效能,创新“助农取款终端+村级联络员”的服务模式,开展“零距离”普惠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共安装助农取款终端等电子银行设备1.7万余台,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网站编辑 - 艾丽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