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要闻> 行业>

周旭强: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2-07-29

640.jpg

成都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执行总裁 周旭强


农商银行20年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作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实现社会责任、经济效益、风险防控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也已经从听闻、观望、尝试进入势在必行的阶段。


农信机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历程


2001年11月,随着张家港农商银行鸣锣开市,“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农商银行走到了台前。回顾数字化赋能农金机构普惠发展,大致有以下四阶段。

电子化:电子设备取代人工原始操作,农商行都已度过这一阶段。

信息化:2000年初,以“网上银行”为特征的线上渠道拉开了“信息化”大幕。这一阶段,线下流程逐步线上化,部分业务可以远程处理。

移动化:随着app的风靡以及2013年余额宝的面世,互联网金融兴起,流量成为谈资。银行也从“网银”进入“掌银”阶段。

数字化:其核心在于解决业务的规模、成本、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于以数字技术重构效率、成本和业务流程。对银行来说,数字化绝不仅是线下业务线上化,而是蕴含了获客方式、审批方式、作业流程等一系列自身能力的重构。


普惠金融的使命与痛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数字化演进,乡村的金融需求也将更为丰富和多元化,农户、小商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农商银行由农信社改制而来,带着普惠和支农的基因,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提升地方普惠金融水平方面,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肩负责无旁贷的使命。

从市场角度看,农商银行如何通过普惠金融反哺“三农”客群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一边是农信机构有钱难投放、不敢放,一边是普惠人群普遍面临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究其原因,更多是因为信息匮乏,风控抓手少。而依赖线下的审批授信模式,作业效率低、操作风险高,无法为县域及以下区域的普惠客群批量服务。这些因素成为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桎梏。

目前,多数农商银行在零售及小微贷款领域已初建了产品服务体系,但也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痛点,主要表现为:

市场上缺乏有足够品牌影响力的明星产品。当前产品多而不强,每款产品仅适用少部分客群且准入门槛高,客户及客户经理均无法短时间内作出申贷决策,客户经理营销困惑大、客户选择难度大,无法有效形成品牌势能,长期来看获客、留客成本高。

数字化风控能力不够强、营销运营体系不够健全、系统支撑能力不够完备,是自营产品竞争力不够强、业务规模发展较慢的三大根本原因。数字化风控能力不够强大,导致信贷产品不敢面向全客群;营销运营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作业效率不高、客户活跃度不够;系统支撑能力不够完备,无法满足海量客群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要求,难以服务他行卡客户、操作不够便捷流畅等问题。 

普遍对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数字化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机制层面缺乏与零售及小微信贷数字化产品特征匹配的产品制度、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贷后管理制度等,难以适配数字化业务快速迭代的特征。 


普惠金融数字化的难点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用高维高频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风控取代专家经验,用全自动的机器自动审批取代人工作业流程,帮助银行破解了风控难和效率低的难题,不仅让用户体验更简单更让批量作业成为可能。

但是要真正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业务融合落地,需要在前沿技术、高新人才、资源投入、业务规模、体制机制等方面统筹规划,是个体系化工程,而这些要素正是县域机构居多的农信机构面临的最大难点。某资产规模近2万亿的省级农信社,其内部信息科技人员不过200人,精通量化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不足5人,体制机制上也无法支撑大量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位于省会城市的省联社况且如此,多数位于三四线城市和县域的法人行社的困境则更加突出。


普惠金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与突破口


从技术趋势上看,零售与普惠业务在数据体系、客户标签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等方面呈现出趋同特征,为零售与普惠业务技术支撑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从产品导向上看,零售与普惠业务统一产品体系在营销推广、客户体验、品牌塑造等方面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也更有利于银行经营管理的集约化。因此,把握从“分散的单一产品模式”转向“统一品牌的产品体系模式”的大零售融合数字化转型趋势,将更有可能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对于大多农商行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三大突破口是:深耕本土、差异化经营、巧借外力。

深耕本土,用全员营销打破流量依赖:打造全员营销获客体系,深耕当地客户,着眼“品牌、网点、员工”等核心资源,以合规大数据、政府数据及银行存量数据为数字风控抓手,全面覆盖、深度触达和服务本地客户。深耕本土需要重点打造自营产品,用自主品牌获取长期客户价值,打破对外部流量平台的依赖,逐步构建自主运营的数字化产品是零售及普惠业务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差异化经营,用前瞻布局建立错位竞争优势:农商行在科技能力、资产规模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可结合自身优势实现错位竞争。一是战略规划上,利用决策快等优势率先打造区域内领先的数字化产品,取得先发优势;二是农商行资金成本相对低,即使在后续产品同质化阶段也拥有较大产品优势;三是农商行网点覆盖广,可覆盖客群结构完善,相对于其他银行更具有服务下沉小微、农户等客群的条件。农商银行可把握以上因素,实现良好差异化经营格局。

巧借外力,用生态合作构建敏捷能力:制定外部合作战略,识别外部合作战略机会点,引进成熟的管理经验及先进技术,与优秀合作伙伴建立有广度和深度的战略合作,并逐步组建行内专业的业务及技术团队。


新希望金融科技“天翔CROS”数字普惠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银行的服务商主要有“五大门派”,即系统派、数据派、运营派、资产派、风控派。银行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时常通过采购不同厂商的服务获得能力支撑,可谓“九龙治水”。而这一建设路径往往造成相互协同难、开发周期长、上线投产难、迭代速度慢、产品体验差、风控能力弱等问题。

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一改“九龙治水”模式,提供普惠金融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整装交付”模式,将数字系统、应用工具、风控模型、管理平台等打包封装,让银行用户“即插即用”,最快上线时间仅1个月。

作为国内370多家银行机构的共同选择,新希望金融科技“天翔CROS数字普惠平台”是针对银行大零售信贷“客户如何获取”“风险如何管理”“运营如何保障”“系统如何支撑”等一系列痛点,为合作银行提供的涵盖数字化展业工具集、可配置可追溯的自主风险管控平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用户运营体系、高可用高扩展系统集群的综合解决方案。 

“天翔CROS数字普惠平台”的整装交付模式,极大降低了商业银行大零售业务数字化技术门槛,可让合作机构快速具备“全在线展业、全实时风控、全客群服务、全门类产品”的数字普惠作业能力,支持个人信用消费贷、个人信用经营贷、数字化房抵贷、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数字信用支付等各类自营普惠金融产品,真正具备覆盖全渠道、适配全场景、链接全客群的普惠金融业务能力。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新希望金融科技已与陕西省联社、甘肃省联社、上海农商银行、沈阳农商银行、常熟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天山农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长沙银行、广州银行等全国超370家银行达成合作,通过技术服务,助力合作银行为1500万用户精准授信,其中新市民占比34.5%、县域客群及农户占比38.48%、小微经营户占比7.2%,助力合作银行实现零售及小微贷款累计投放超2700亿,资产质量优异,实现了规模、收益与质量并重的良好发展格局。

网站编辑 - 陈珂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