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要闻>

银保监会回应银行保险机构相关话题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本社记者 李美 发布时间:2022-05-16

5月13日,银保监会召开通气会,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银行保险机构相关的话题作出回应。其中包括银行保险机构一季度服务实体经济增量资金投放10.2万亿元、初步拟由四大行在部分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大型银行正有序降低拨备、2021年以来已对辽宁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进行查处等重点内容。

服务实体经济增量资金投放10.2万亿元

今年以来,银行业保险业资产保持平稳增长,利润水平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总体稳定。一季度末,银行保险机构总资产383.6万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57.9万亿元,同比增长8.6%;保险公司总资产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此外,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6%,与同期GDP增长4.8%的水平基本相当。

信贷资产质量方面,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9%,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较为充足,拨备覆盖率稳定保持较好水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02%,较去年同期上升0.50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通过贷款、持有债券、保险资金运用、信托、理财等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增量资金投放10.2万亿元。其中,各项贷款新增8.6万亿元。

4月份信贷投放继续“量增价降”

据银保监会透露,由于疫情影响,4月份相关数据正在统计中。从监测摸底情况看,有三个特点比较明确:一是前4个月贷款投放持续保持增长。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8.6万亿元,4月份将进一步保持增长。二是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季度,制造业贷款新增1.8万亿元,增量达到去年同期的1.5倍,4月份对制造业的支持持续加大。三是支持实体企业降成本,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调查了解到,4月份新发放企业类平均贷款利率、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民营企业平均贷款利率和制造业平均贷款利率均保持进一步下降趋势。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实增强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和自主可控性,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精准支持“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综合融资成本合理下降,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落实落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向新市民群体及相关重点区域和行业注入“金融活水”,持续推进建设市场化、多元化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三是继续推动银行机构加大不良处置力度。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及时处置存量风险。鼓励优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通过兼并重组参与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市场参与者切莫赌人民币持续单边贬值

受美联储加息、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美元指数大幅走强等多因素影响,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近期人民币出现了短线下跌。

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人民币汇率短线下跌是去年以来人民币较长一段时期走强后的均值回归,汇率回调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是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恰当选项,有利于及时有效地释放外部压力,有利于稳外贸和增加外国长期资本流入,抑制资本流出,更好发挥汇率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

同时,人民币汇率贬值也不会长期单边持续。我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坚强有力保障。我国经济韧性强,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上述负责人提示称,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千万不要赌人民币持续单边贬值,否则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要根据自己经营情况、资金周转变化或其他实际需要,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不能寄希望于投机,博取差价。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面对汇率波动,银行机构可通过多种产品为企业提供支持。

一是依据企业需求,提供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汇率避险服务,帮助企业对冲汇率风险。

二是为企业外贸应收账款提供福费廷、保理等贸易融资服务,将企业未来应收账款转化为即期现金收入,间接实现汇率风险管理,并可将贸易融资产品与汇率避险产品结合,实现“一站式”服务。

三是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外汇交易币种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帮助企业节约汇兑成本,减少汇率波动困扰。支持银行发展线上交易服务平台,便利企业外汇套报询价和交易。

四是通过各类线上线下讲座、培训、宣讲,推动企业深化对国际经贸形势、人民币汇率走势、各类汇率避险工具的认识,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初拟由四大行开展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

为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银保监会正在会同人民银行研究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特定养老储蓄业务兼顾普惠性和养老性,产品期限长、收益稳定,本息有保障,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

初步拟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初步考虑为100亿元,试点期限暂定一年。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

目前,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已积累超过4万亿元的长期养老资金;截至2022年4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12万件,累计保费近9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5万人。

据介绍,商业养老金试点筹备也在稳步推进。银保监会将开展为个人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和长期资金管理服务的商业养老金管理业务试点。该业务将养老规划、账户管理与金融产品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养老顾问服务和金融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差异化养老需求。目前正在制定完善业务规则,力争尽快由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开展试点。

接下来,银保监会还将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风险保障等服务,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类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发展格局。

大型银行正有序降低拨备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

据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大型银行将按照有序降低拨备的要求制定好相关措施和要求,并在有序降低拨备的同时结合不良贷款处置工作,消化存量风险,以便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单就大型银行而言,一季度末,大型银行(法人口径)总资产14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88%;各项贷款余额86.0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29万亿元,同比多增4648.51亿元,充分发挥了大型银行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的坚强作用。

银保监会系统内部立案630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伴随企业和居民财富快速增长,我国金融资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例,1990年末仅有约3.5万亿元,2000年末为18.8万亿元,2010年末为95.3万亿元;2021年末达345万亿元。加上保险业、证券业,全部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已超过380万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反腐和处置风险一体推进,坚决查处风险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严厉惩治各类监管失守和违法犯罪行为。随着金融反腐治乱力度显著加大,金融领域“强监督强监管”严的氛围正在形成。一批市场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被果断查处,一批官商勾结、利益输送、违法侵占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其中一部分就是“监守自盗”的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2021年以来,金融风险重灾区的辽宁,已对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采取留置和刑事强制措施。党的十九大以来,银保监会系统内部共立案630件,留置83人,已移送司法机关73人。


网站编辑 -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