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专题>

丁晓芳:服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来源: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本社记者李美 发布时间:2022-04-27

在银保监会的指导支持下,第三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福建会议(线上)于2022年4月27日开幕。来自银保监会的各位领导,农村金融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全国30家省级联社(农商银行)理事长、董事长相聚“云端”,共话绿色金融,共谋绿色发展,聚焦省联社改革、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风险防控、高管队伍建设等农信热点难点话题,共绘农信改革发展新篇章。

4月27日上午,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丁晓芳就当前形势谈论了几点看法。她表示,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是我国应对各项风险挑战的战略需要。服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但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重点,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模式。

2021年以来,银保监会从小切口入手,对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做出专门部署:一是与中央农办、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印发支持政策文件。二是提出三年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压实银行业金融机构责任,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力争在2023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对新型经营主体授信“能授尽授”,合理用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目前,浙江等地已经实现基本全覆盖。三是充分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增信功能,截至目前,主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的农担体系累计担保金额达到7677亿元,在保余额3436亿元,同比增长42%。

今年银保监会继续提出:银行机构要充分运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定期更新发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以及各地政府建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享信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信用贷款投放。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辅导,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内部财务管理,提高信用贷款获得能力。更好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拓宽农村资产抵质押物范围,注重发挥农业保险保单增信作用,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

服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农村中小银行天生带有服务“三农”的基因,在人缘、地缘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直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普惠型涉农贷款占全国三分之二,涉农贷款占全国三分之一。

丁晓芳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是肩负三方面使命。

回应“全面振兴”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全面”二字,提出要全面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振兴”是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方位振兴,内涵更丰富,资金需求也更大。

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2021年末我国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虽逐年下降,但仍存较大空间。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将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发展国内大市场是重点,国内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激发农村市场潜力,关键是要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活水灌溉。同时,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这部分的投入也很大,金融的支持十分重要。

突出服务乡村振兴重点

丁晓芳还提到,要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个底线、加大对农村主体的纾困力度和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三个方面突出乡村振兴重点。

一是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个底线。加大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金融投入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围绕农业的“芯片”—种子和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两大要害,优先保障信贷投入。探索创新金融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土地整治、耕地保护等项目的可行模式。聚焦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种业振兴行动,强化信贷支持。保障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等关键领域的金融投入。

二是加大对农村主体的纾困力度。按照近期国务院常务会和金融委有关会议精神,要增强和改善融资供给,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最近疫情在多地反弹,各机构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农村主体,加强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对市场前景好的特殊困难行业企业要给予无缝续贷,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三是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对其提供的服务也属于广义上的“三农”金融服务。围绕新市民就业创业和安家落户的金融需求,研发专属金融产品,努力破解新市民因资产和信用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题。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小微企业和相关行业的金融支持。

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模式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丁晓芳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农村中小银行要加快提升金融科技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长尾客户的服务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

二是加强农村金融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在信息、组织、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做好政策宣传、数据采集、信用建档等工作,更好解决需求不对称、信用信息不足等问题,同时也助力基层提升治理效能。

三是加强协同联动。要加强与地方农业农村、财政等政府部门的联动,形成政策合力,精准对接需求。要充分运用地方信用信息平台,为自身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今年,国家发改委和银保监会合力推动地方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各机构要积极关注,主动融入。

网站编辑 -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