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邮箱
首页> 大农金>

深深扎根黔贵大地的农信力量——专访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林波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作者:本刊记者 马力 发布时间:2022-04-08

1952年4月1日,贵州省第一个农村信用社在遵义桐梓县元田乡挂牌成立,拉开了贵州农信发展的序幕。

70年来,贵州农信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花溪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了2003年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后的全国第一家省级联社,成为了省内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金融服务最宽、机构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在贵州农信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农村金融》记者专访了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林波,共同回顾贵州农信波澜壮阔的70载历程,感受深深扎根大地里的农信力量。

70载风雨兼程,70载辉煌篇章。

1952年,按照人民银行“组织起来,调剂余缺,打击高利贷,组织信用社”的方针,贵州省第一个农村信用社在遵义市桐梓县元田乡挂牌成立,拉开了贵州农信发展的序幕。 

70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贵州农信在坚守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中壮大。贵州农信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中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也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并在新的时代向着新的目标阔步前进。

贵州农信70年历史

一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史

《中国农村金融》:2022年4月1日是贵州农信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日子。70年来,贵州农信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将金融服务的根系深深扎在贵州这片热土上。您对这70年来贵州农信的发展历程,有着怎样的体会?

马林波:贵州农信70年,是一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信社管理体制几经变革,但无论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管理,还是农行代管、人民银行托管,体制问题始终是制约其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

2003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后,省委、省政府将深化农信社改革作为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组织成立全国首家农信社省级平台——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省联社成立后,按“保持县级行社法人地位不变、保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不变、保持全省体系完整性不变”的“三个不变”原则稳步推进改革。积极探索适合股份制产权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式,基本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2004年4月,印江联社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首家顺利完成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同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花溪农村合作银行;2016年以来加快农商银行组建进度,共组建农商银行61家,组建进度与全国同步、居西部前列。

改革让贵州农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省农信社辖内84家行社,共有营业网点2293 个,员工2.8万余名,2021年末全省农信社资产总额9132亿元,存款余额6994亿元,贷款余额569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400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0.29%。与2003年相比,资产增长30倍、存款增长39倍、贷款增长38倍。全省农信社以占全省15.98%的存款发放了全省41.69 %的小微企业贷款、70.91%的农户贷款,成为了省内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金融服务最宽、机构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贵州农信70年历史

一部农村金融普惠服务史

《中国农村金融》:农信机构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肩负着支农支小的光荣使命。贵州农信打造的“五张名片”十分亮眼,您对此有着怎样的感受?

马林波:贵州农信70年,是一部农村金融普惠服务史。70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始终以支农支小为己任,坚守乡村,服务百姓,成为离农村最近、与农民最亲的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省联社成立以来,更是牢牢坚守“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初心,按照“让每个人享受均等化的金融服务”的思路,积极打造“五张名片”品牌,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千家万户。

第一张名片,“农村信用工程”,成就农户大梦想。2006年起,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启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让农户以低门槛的信贷方式获得贷款支持,突破了农民贷款需要担保的传统做法。截至2021年末,农村信用工程授信覆盖720万农户,总额5338亿元;累计创建信用组131447个、信用村13412个、信用乡镇1102个、信用县(市、区)21个、信用市1个。

第二张名片,“黔农村村通”,织就服务大网络。在2009年全国率先实现乡镇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设立“黔农村村通”普惠金融便民服务点16032个,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服务网络体系。

第三张名片,“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千里追寻显大爱。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直辖市)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金融知识、致富信息、维权帮助等,有效解决其金融服务“两头空”问题。

第四张名片,“农村金融夜校”,增设农村大课堂。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寨为群众讲解扶贫政策、金融知识等,累计举办“金融夜校”148万余场次,培训人数累计达2500万余人次,帮助群众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使“村村通”变“村村懂”“村村用”。

第五张名片,“助农流动金融服务站”,实现柜面大延伸。创新开办“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2116个,服务行政村16388个,进村入寨为老百姓办理开户、转账、手机银行等与银行柜面一样的业务,为边远山区群众送去便捷灵活又高效的金融服务。

贵州农信70年历史

一部农村金融脱贫攻坚史

《中国农村金融》:扶贫工作历来备受国家重视,贵州农信这70年来在金融扶贫方面,有着哪些探索?

马林波:贵州农信70年,是一部农村金融扶贫攻坚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大力推进贵州开发建设过程中,贵州农信虽面临自有资金薄弱的窘况,依然向灾区发放口粮贷款,把解决贫困农民温饱问题放在首位。“八七”扶贫攻坚时期,积极推进以物放贷、以粮还贷,大力支持春耕秋收生产需要,确保“温饱工程”顺利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时期,积极开展小额扶贫贷款发放工作,大力实施全省农民“百元增贷工程”,启动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等,积极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农信科学谋划强精准,与扶贫部门层层制定行动方案,确保金融服务直接“滴灌”到贫困乡镇、贫困村组和贫困户;强化服务惠民生,创新推出“特惠贷”“深扶贷”“三变贷”等信贷产品,助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对帮扶聚力量,认真履行对口帮扶职责,发放贷款198亿元,捐赠资金2.64亿元,支持务川整县脱贫摘帽。产销衔接通渠道,开发“黔农云”线上平台,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助推“黔货出山”;慷慨解囊尽责任,成立全国首家信合公益基金会,无偿捐助全省公益事业发展,补齐脱贫基础设施短板。“十三五”期间,共向66个贫困县发放贷款11037亿元;发放“特惠贷”552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99%以上;捐赠资金7.5亿元,500余万农村贫困群众获益,2021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为贵州实现“千年之变”,撕掉绝对贫困标签贡献了农信力量。

70载辉煌篇章

新征程再度起航

《中国农村金融》:在过去的70年中,贵州农信谱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新征程新起点,贵州农信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

马林波:贵州农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到“十四五”期末,全省农信存款余额突破100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围绕我省“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统筹推进贵州农信“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贡献更多的农信力量。

一是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展现更大作为。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四化”和生态领域,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大力扶持市场主体,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投放“四化”贷款6000亿元以上、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以上、绿色信贷1000亿元以上、科技金融贷款1000亿元以上,为我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彰显更大担当。坚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脱贫人口和低收入群体作为我们金融服务的重点,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城市新市民、老年人口等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十四五”期间,计划累计新增投放乡村振兴贷款5000亿元以上、普惠金融贷款2000亿元以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三是在推动转型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推进新一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不断激活发展动能,做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探索者;举全社之力抓好贵州农信“十四五”规划落地执行,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做数字普惠金融的引领者;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要求,加强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业务精通、担当作为的金融人才队伍,做金融服务“四区一高地”建设的践行者。


网站编辑 - 尚勤